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08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因材施教.進化創新   >   子計畫二 教研升級優化品保(3-2)   >   行動方案一 教研提升支持激勵(3-2-1)
【佛光大學】雲水雅會-教學工作坊-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陳巍仁教授-「高教深耕小型工作坊-教學現場的問題發掘與創新實驗」

【佛光大學】雲水雅會-教學工作坊-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陳巍仁教授-「高教深耕小型工作坊-教學現場的問題發掘與創新實驗」

計畫年度:108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因材施教.進化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二 教研升級優化品保(3-2)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教研提升支持激勵(3-2-1)

執行措施:教研提升支持激勵(3-2-1)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19-05-08 ~ 2019-05-08

活動地點:雲五館512室(雲水雅會)

主持人:教發中心周蔚倫主任;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陳巍仁教授主講

參加人數: 教師:12人, 學生:0人, 其他:6人

活動目的

本學期107-2雲水雅會活動共分為「培養跨域自學力:教學研究」、「創新教學與場域教學」、「教師跨域交流與跨域共授」、「歡迎來到佛光開放教室:教學觀摩」及「高效率的教育媒介:數位化教材工作坊」等五個系列,希望透過這五個面向的議題,提供老師透過各議題的的交流和分享,產生更多的想法,並能就課程進行調整或增加更多元素於課程中,期望提高本校教師教學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活動流程

一、活動流程

本次雲水雅會邀請到高教深耕辦公室推薦之跨領域代表陳巍仁老師前來分享。巍仁老師是位教授、是位獲得認證的催眠治療師、也是「倪匡科幻小說獎」首獎得主,巍仁老師更於去年(2018年)獲得教育部「第八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獲獎緣由是「善於透過各種規劃,將體感學習、表述能力、換位思考等概念融合在課程的活動中,鼓勵學生勇於挑戰禁忌、細緻觀察校園環境」。

如果您想瞭解陳巍仁老師如何透過發掘問題與創新教學實驗悠遊於教學現場,期待老師您的到來!

二、活動內容

1.教學現場問題分享及反思

(1)透過課程帶領學生於教學現場進行實驗。

(2)教學現場問題:如何喚起教育現場學生的反應,一直是近年來教學努力的目標。年輕學子因3C科技產品的發展,對於人和人間的互動方式已形成另一種模式。

(3)學分式學習是否是好的學習方式?相互牽制是否是一種好的學習?目前教育部也試著開始鬆綁,這也是一種反思。

(4)固定的教室位置是否是種駱農業?其實巍仁老師個人是可以接受學生在教學現場以各種不同的座位方式存在,如於圓桌以背對老師的座位,因老師能接受某些同學不適應和老師面對面的習性,而給予充分的自由。

(5)老師對於教育現況也可以有些想法,讓同學覺得老師這位大人是可以做朋友的,對於各種議題是可以聊想法的,非一言堂的教學方式。

2.教學案例分享

(1)分析現代學生對於外在環境僵化反應的特質。

(2)於課堂上表現不佳且無反應的學生,卻是個網路傳播者,製作的影片於Youtube上瀏覽人數達九萬多人,屬內容型產出非陪伴型的youtber,這樣的學生仍願意出席課堂活動所帶來的反思。

(3)體感學習

A.身體記憶的學習,如騎腳踏車、游泳等,都是一種用身體記憶的方式,記憶不易遺失且存在時間較為長久。老師會以詩如何發聲、如何應用在文宣等,透過詩的教學活動及課程設計,集體製造記憶並進入生命。

B.體驗飲食文化的學習:如何體驗藍領階級生活?老師帶領學生體驗藍領階級的下午茶:保利達 P+莎莎亞椰奶。透過飲食文化也是理解對方的一種方式。老師想表達的是,日後學生到社會上會接觸各階層的民眾,如何透過飲食瞭解對方。如上所提的保利達 P,售價僅55元,但卻包含著許多珍貴補品,如當歸、人參等,且能達到藍領工作上需要的提神功能,這樣的價位和內容物絕對不對等...然每個階層總有它的潛在規則,而社會也是依循著如此的規則運作著,很多現象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但我們可以試著理解對方而對周遭有更多的同理心及對話。

3.閱讀產業與文化傳播

(1)從文學課程到文學傳播的思考。

紙本書籍產業逐漸凋零,閱讀人數不見得減少,而是閱讀載體變多了。

(2)如果沒有學校與社會間的圍牆,課程會變成什麼樣?

原本學校提供給予學生的保護傘,是種保護?還是是種限制?由於實習的成品常被視為練習品,而同學的態度也會覺得自己還在練習,不是產線上的人,在學習的態度上即不同。如果將學校拿掉,如何讓出社會後處於第一線的學生能提早適應社會而不會感到恐慌,不會因為儲備的能量不夠遲遲不敢畢業,故巍仁老師建議將跨出學校的那條線往後退,讓學生在學校即開始熟悉社會的運作。

(3)產業鏈思維:以閱讀行為幅散的所有向度

將大學所有的課堂都幅散出去,變成一條產業鏈的觀念,課堂變成是產業鏈的一部份。幅散出去對應的不再只是一件事情,不是教室內的某一項學問,而是跟社會上某一條正在發生產值連結上面的一個位置。即使是閱讀,它幅散出去篇幅相當大,前端的作者,再過來的編輯、出版、流通、行銷、電子書、網路、說書人,及目前新興的產業:選書師。選書師提供目前忙碌人們的個人需求提供適合的書單,有時就如扮演解憂雜貨店的功能。

目前文化部預計推圖書銷售制度,希望能透過制度健全國內的圖書市場。如一本書通常會依一定的規則決定售價,如10%是給作者,而成本約是訂價的30~35%,給中盤商約是5折或5.5折,書價如被迫降價,則意味著在製書過程中某個環節會被壓縮,不合理的壓縮價格變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圖書產業。目前國內希望透過立法能讓圖書產業更健全。如果我們能藉由一門課將消費端教好,願意花錢購買質感較高的書,懂得欣賞書的價值而感動,也是一種讓圖書市場變好的要件。

(4)獨立書店的產生

巍仁老師因緣際會在元智大學成立一家獨立書店-天河書屋,並填補了元智校園一直缺乏的交流空間,且具知性及休閒功能。老師透過書店的經營,讓教學、書店經營和產業產生連結。

(5)新型書店

書店也可以採不同的經營方式,如目前日本湘南蔦屋書店即是採智慧消費的模式,於書店空間設計上,依各種主題進行佈展,例如賣攝影機、攝影設備及攝影棚等,它的導購人則尋求擁有與主題圖書相關實務經驗的人來擔任,如找擁有20-30幾年豐富經驗的攝影家來擔任;而在旅遊方面的圖書、旅遊裝備、旅行社等即會找旅遊經驗豐富的旅行家來當策展人。書店不再只是單純銷售圖書,而是在賣生活,而書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6)教學實例運作

帶領學生實際參與一本書完整出版的流程,基本上一組8人即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會讓同學願意掏錢買的書。8人身份分別為2位著者、2位編輯、2位美編及裝針及2位行銷,不是角色扮演,而是玩真的。

【課後回饋意見】

1.獨立書店是完全採募資嗎?

ANS:學校基本上提供場地,且依規定進行簽約,但在簽約權利金上確實有提供優惠。主要是由書店自行募資,和桃園各獨立書店採交叉持股的方式,而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經營方式。整體經營上,進出貨成本佔大部份的支出,另需一定的周轉金、店員薪資及水、電費用等為固定支出。

2.請問學校端是否有提供實際的協助?例如鐘點減數或升等壓力等方面是否有特別給予支援?

ANS:學校通常會視計畫是否有實際的成果,才會開始給予支援,在經營獨立書店上確實需投入的相當高的成本和時間。在教學的部份,因高教深耕計書的補助下,學校有特別提供課程TA給予支援。書店包裝成產業,也能讓學校清楚看到實際的產值,即會提供更多的支援。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1.參與人數:18人:教師12位、外校2位、職員4位。

2.活動實行成效:

活動滿意度:5.0(採5點量表)

本次透過高教深耕辦公室的協助,提供多位優良講師名單供本校參考,在眾多名單中,我們考慮本校老師的需求,由於巍仁老師獲得「第八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對於教學必定具有一定的熱情。而透過他獲獎緣由諸如「善於透過各種規劃,將體感學習、表述能力、換位思考等概念融合在課程的活動中,鼓勵學生勇於挑戰禁忌、細緻觀察校園環境」裡,我們看出老師試著透過各種創新的教學融入課程的用心;鼓勵學生挑戰禁忌的思考方式,我們更看出了他的與眾不同。

而本次實際分享確如我們所預期,巍仁老師分享的不只是教學,而是如何透過思維和身體力行,實實在在的教學生去感受我們所處的各種「境」和「人」,並運用實務的操作和練習,開啟學生全面不受限的思考方式,並務實的感受所處環境和周遭的人、事、物,再將所學的專業透過實作而得到實際的成品。

現在環境和各種刺激的產品增多了,多到讓人對許多事物反而失去了單純的欣賞、熱情及感受,巍仁老師透過各種教學設計讓同學敞開胸懷及感官,透過思維重新開啟認識這世界的視野,透過身體接觸和力行,重新感受每樣事物原始的溫度。透過本次講座,也分享許多對於傳統倫理的想法和理解,這也釋放了老師許多禁錮的想法和枷鎖,這也溫暖了每位在座老師的心,再次重燃教學上新的想法和觀點。

【課後回饋意見】

1.很喜歡陳老師最後的結論,這個世代需要新的教育思維,陳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出口,一個可以實現的圖像。

2.非常幽默有趣的演講,很有創意與啟發性。

3.體會到書與閱讀的另一種層面解釋,我自己也很喜歡書,所以這次老師的分享,讓我有新的體驗。

4.陳老師的演講非常精彩,由分析學生特質切入、到課堂與課程設計間進行關連性的串連。很棒!希望下次能再邀請老師聊聊教學過程裡不滅的熱情!也希望能有機會和教務處學發同仁或專員一起分享,期盼帶給大家嶄新的思維。

5.實務且具體的實務分享,如教學設計內容,如何帶領學生做中學並做出實際成效,建議可再邀請如此有行動力的老師至共識營演講,讓更多的老師有機會聽到如此精彩又有建設性的內容,或許可以給老師更多的教學創意靈感。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