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跨域培力.品保創新   >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   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110年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教師社群-召集人管理系陳亮均老師

110年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教師社群-召集人管理系陳亮均老師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跨域培力.品保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措施: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1-10-06 ~ 2021-11-24

活動地點:線上Meet、線上Teams與德香樓B103-1室

主持人:管理系陳亮均老師

參加人數: 教師:12人, 學生:0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本社群期望透過每次(共8次的社群活動)規劃的活動主題,促使達到本社群規劃之目的與其特點:
1.教學經驗與教學工具交流分享:透過每次老師分享的主題說明個人在計畫或教學上的設計應用,達到老師們教學經驗學習與交流的目的。
2.善用資訊科技在教學設計上:社群活動邀請校內外老師與業師在不同領域的專業,如影片拍攝技巧在教學設計中、行動App融入教學課堂、VR教學應用、相關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設計上等。
3.建立老師們推動跨域教學思維:資訊的學習與應用非只侷限在資訊相關學系學習上,老師們如何透過將資訊科技融入在原本的教學科目與教學內容上,促使老師們建立跨域教學思維,進而帶動學生們跨域學習的目的。
 

活動流程

【聚會一】
活動日期:110年10月6日
活動地點:線上Teams
出席人數:10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聚會由召集人管理系陳亮均老師分享,主題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目的與活動規劃內容」。藉由社群活動主題,讓社群裡的老師們了解本社群在8次活動中所規劃的主題內容,且規劃中的內容是以偏向實務操作為主,以利社群中的老師可以運用於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裡。期望藉由本社群的活動規劃,也讓社群中的老師們可以互相交流,達到未來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合作機會。

 

【聚會二】
活動日期:110年10月13日
活動地點:線上Teams
出席人數:8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本校蔬食系陳拓余老師分享,主題為「實務教學影片拍攝製作技巧」。
1.藉由拓余老師的分享內容,讓社群參與的老師們體認到,數位教材的錄製不只有老師端進行拍攝,學生也可以一同進行,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
2.透過拓余老師說明課程設計的過程,從前測與後測的實施方式,讓社群參與的老師們,了解實驗進行的過程與學習單設計技巧。
3.讓老師們可以思考目前自己課程教學的問題與教學設計的過程,是否再透過其它方式的設計,增進學生在課程中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聚會三】
活動日期:110年10月20日
活動地點:德香樓B103-1室
出席人數:7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本校傳播系張煜麟老師分享,主題為「時間管理行動工具融入傳播理論課堂的教學行動研究」。
1.教師們可以藉由現有的app工具的特性與功能來思考如何將課程教學結合應用。
2.吸引學生在課程上的專注力是必要的,但在課後如何達到與學生的連繫及互動關係,是保持教師與學生重要關係的方式。
3.透過煜麟老師藉由分享他在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內容與經驗,讓參與的老師更加了解學校教學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關連,以及讓老師們來思考如何將自己現有的專業學科內容設計並提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

 

【聚會四】
活動日期:110年10月27日
活動地點:線上Meet
出席人數:9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校外劉一凡老師分享,主題為「程式素養跨域教學計畫推動經驗分享」。
1.藉由校外講師執行程式素養跨域教學計畫推動的經驗分享,讓教師社群的老師們了解到如何透過程式設計的學科概念,培育學生具有邏輯性思考的學習能力素養跨域。
2.如何協助非資訊領域老師了解與接觸資訊工具,並與資訊領域的老師們如何進行教學內容的溝通與合作,有助於老師們在教學與研究上的能力提升。
3.透過講座內容,期許校外老師可以說明與教學現場相關應用的工具,以利老師們規劃設計在教學場域中。

 

【聚會五】
活動日期:110年11月3日
活動地點:德香樓B103-1室
出席人數:7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本校資應系呂卓勳老師分享,主題為「VR數位教材設計與運用」。
1.VR、AR與MR的定義與差別,以及分別應用在哪些情境與使用技巧,讓教師社群的老師們了解到三者的差異與功能。
2.透過卓勳老師分享他在執行計畫所設計的教材內容,讓參與的老師們了解VR在設計上所需要考慮的各種不同面向與問題,也讓老師們在未來自己課程的內容設計上,思考如何與資訊科技相關的工具與技術作結合。
3.卓勳老師分享VR在教學上所認為的問題與挑戰,另外,也以他個人使用VR操作設備的經驗與了解,分析不同廠牌、規格與功能的差異,提供未來有意願購買使用VR設備的老師們可以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

 

【聚會六】
活動日期:110年11月10日
活動地點:德香樓B103-1室
出席人數:6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校外呂育德老師分享,主題為「VR軟體操作教學」。
1.讓社群成員的老師了解一般所提到的VR與提案式VR的差異,以及不同VR的應用用途與他們的特色。
2.讓社群成員的老師了解到要製作VR,不在是不可能的事情,且不需要太過繁雜的過程及撰寫程式的門檻限制。
3.老師們透過二個小時的呂老師對於VR內容及操作的說明,也各自利用現場的電腦設計與製作VR內容,且了解到VR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業界是非常欠缺這部分的人才需求與創作經驗。

 

【聚會七】
活動日期:110年11月17日
活動地點:德香樓B103-1室
出席人數:5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再次邀請校外呂育德老師分享,主題為「VR成果體驗」。
1.業師讓社群成員的老師們回憶前一次說明VR內容與製作VR工具的特性與功能。
2.讓社群成員的老師們實際的從官網去註冊申請,並下載安裝VR工具,以適時的解決VR工具安裝可能的問題。
3.讓社群成員的老師們動手去操作VR工具,實作自己的VR數位內容。
4.業師讓社群成員的老師們實際的體驗VR內容與設備使用的真實感。

 

【聚會八】
活動日期:110年11月24日
活動地點:線上Meet
出席人數:8人
討論主題與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校外王怡萱老師分享,主題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應用歷程分享」。
1.說明過去結合資訊科技在中小學的教學研究之研究成果。
2.說明一般老師們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從發現的問題中思考如何來改變原本的教學內容設計。
3.說明自己在教學現場的設計面,從課程中、課程後與學習評量面來規劃與設計課程內容。
4.規納彙整出目前在教學上可以運用的相關資訊平台與工具,供老師們所需參考,未來可以思考如何應用在自己的課程教學上。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整體活動執行成果效益
藉由不同學系教師專業領域分享交流,提升教師們跨域合作的機會、讓教師們了解與熟悉不同即時反饋系統與教學輔助工具應用的情境與特色、更加了解非同步教學影片製作於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性、教師教學連結學生所喜好的行動App應用、應用提案式VR的使用時機、教育部推動程式素養跨域教學方式、校外教師如何運用所使用的相關教學工具在課程上實施進行。藉由本社群每次規劃的活動主題,激盪教師們在教學教法的設計及運用等。因此本社群規劃內容教學精進與創新涵蓋層面廣泛,對於教師在教學專業具有實質的提升效果,同時亦可達到創新教學與教學實踐之目標。

 

【質化指標】
1.即時反饋系統與教學輔助工具:透過教師經驗與講座分享,並經實務操作演練,了解並熟悉即時反饋系統與教學輔助工具特點及應用情境。
2.教學影片製作技巧、行動App教學應用、提案式VR製作與應用:教學影片製作技巧,如教學錄音、燈光與剪輯等。行動App在課程上的導入與應用。熟悉VR場景製作軟體、空間設計、動線規劃、設備擺設、展場佈置、燈光設置、3D模型影音輸出等。
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藉由讓社群內教師了解教學場域相關的教學輔助工具、程式素養跨域教學計畫實施方式,以及透過實務的動手操作經驗,讓教師們思考如何將這些工具結合設計並應用至個人所教授的科目,達到教師專業跨域與創新教學之目的。

 

【量化指標】
1.社群會議8次,參與總人次60人次。
2.活動實行成效(採問卷分析滿意度)

  • 有助於提升分享專業知識的技巧性(滿意度5分)。
  •  有助於提升自己在專業領域之發展性(滿意度4.5分)。
  • 有助於增加自己在不同領域之學習(滿意度5分)。
  • 課程內容能吸引我的注意,且內容精采充實(滿意度5分)。
  •  有機會與他人分享教與學之心得(滿意度5分)。
  • 整體活動非常滿意(滿意度5分)。

教師對於此次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整體活動滿意度為5分,表示此次參與者對於活動整體內容相當滿意。

與社群原預期成果之達成率為100%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