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跨域培力.品保創新   >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   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110年度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從創傷到成癮的社會心理因子:跨域共授討論」教師專業成長社群-由心理系龔怡文老師召集

110年度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從創傷到成癮的社會心理因子:跨域共授討論」教師專業成長社群-由心理系龔怡文老師召集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跨域培力.品保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措施: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1-03-25 ~ 2021-11-30

活動地點:雲慧樓、Microsoft Teams

主持人:龔怡文

參加人數: 3

活動目的

藥酒精成癮造成的社會、家庭、經濟問題,以及帶來醫療經費的耗損,一直是各國常見的重要議題 (Schuckit, 2009)。而早期心理創傷如何提高藥酒癮發生,是近期心理學開始受關注的議題。經過前次教師專業成長社群的討論與學習,本次社群聚焦在社會心理因子如何影響從創傷到成癮的歷程,創傷與成癮專長的老師就此持續討論與學習,同時舉辦此議題的跨域共授課堂,讓修課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創傷與成癮跨領域之神經生理知識與臨床心理病理知識等,提升學生對此跨域知識探索的興趣,從中衍生出議題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藉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流程

社群活動特色:

本社群以三位老師之共同興趣「創傷與成癮」主題為核心,進而衍伸出多項題目,並就各老師之專長領域互相分享專業知識,如黃智偉老師提供生理因子的專業知識;黃玉蓮老師提供認知因子的專業知識;龔怡文老師提供社會因子的專業知識,三位老師在一同討論出這三種因子在創傷與成癮主題之間有相關的部分,在互相學習過程中,也發展出新的觀點,有助於跨域教學與研究的合作。

 


 

社群活動概述:

第一次社群探討主題:
生理因子,主要為血漿內皮質酮的濃度與催產素的濃度。社會因子,主要為社會支持、社會認可、酒精汙名。認知因子,主要為臉部表情和聲音語調辨識,不安全依戀傾向。
 
第二次社群探討主題:
創傷後壓力症(PTSD)是個體直接經歷或暴露於死亡威脅、嚴重傷害的事件中,且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至少超過一個月:侵入性、逃避症狀,警醒性與反應性、認知和情緒負向改變,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酒精使用障礙症(AUD)是個體對酒精的使用在行為上無法控制(超時超量),導致造成社交生活問題,並且在已知有風險的情況下依然使用;在生理上需求比過往更多的量才能得到滿足,且在暫停使用後會有不舒服的生理反應。
 
第三次社群探討主題:
學習如何採集受試者的口水以檢測生理指標中的催產素或可體松,例如請受試者在填寫問卷之前將棉花含在嘴中,之後同時讓其填寫問卷,且控制時間,時間到的時候將問卷與棉花一同收回,將棉花放入試管中冷藏保存。
 
第四次社群探討主題:
心智化功能是,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透過正確辨認對方的非語言情緒、企圖、以及動機,以展現出適當的社交行為,而非語言情緒以臉部表情或聲音語調為例,其在社交互動中傳遞了基礎的情緒訊息,作為推論他人感受的重要線索,個體能夠正確的辨識他人的情緒是在社交互動中,展現同理心的前提,且使個體展現出增進團體或他人利益的行為,例如:合作、助人、同情、安慰等。最後,缺乏對情緒的覺察和理解被認為是創傷後壓力症和酒精使用障礙症的共同影響因子。
 
第五次社群探討主題:
自我藥療假說是個體使用、濫用、及依賴藥物是因為它們減輕了苦惱的狀態,而成癮疾患的核心是痛苦、而非尋求愉悅,對於創傷後壓力症患者而言經歷憤怒、激動等強烈情緒時,可能使用鴉片或相當劑量的酒精,消除令人不安與強大的情緒作用。創傷與成癮的惡性循環,創傷倖存者面臨創傷帶來的痛苦時,選擇自我藥療逃避當下的痛苦,待藥效退去之後回到痛苦的處境,再次使用藥物,不斷重複以上迴圈形成惡性循環。
 
第六次社群探討主題:
在軍醫院中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軍人,而軍人對比一般民眾而言是一個很特殊的身分,有著專屬於軍人群體的特殊壓力,故對於軍人的專精化服務是必要的。當前對於酒藥癮的個案的心理衡鑑工具為飲酒問題篩檢問卷(CAGE)與酒精使用疾患確認檢測(AUDIT),前者在於大規模的初步探測,後者用於小規模的精細探測,以判斷出個案酒精使用狀況。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質化指標】
 
1.增加跨域學習機會
(1)有四次活動為三位老師共同討論,因疫情影響,其中三次以使用Teams進行線上會議。老師們會先輪流講完各自準備要分享的內容後,三位老師再進行討論,互相分享。聽完彼此內容後的意見與想法,最終得出結論與共識,並在會議結束前討論下次會議要探討的主題。在四次活動中,透過彼此分享的內容,了解了不同角度探討創傷後壓力症與酒精使用障礙症的關聯性,提供教師們跨域學習的機會。
(2)一次活動為三位老師的共授課程,三位社群成員為講師,學員主要為「災難與創傷心理學」、「成癮行為」、「成癮行為專題」修課學生,本次活動由三位老師依序上台分享各自的簡報內容,三位老師們都講完之後,讓台下學員進行發問,由老師們一同回答。這一次的跨域共授講座,也讓同學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從不同角度認識創傷後壓力症與酒精使用障礙症的關聯性。
(3)最後一次活動邀請了三總北投分院楊如泰臨床心理師,來和各位老師分享目前軍醫院裡酒藥癮個案的實務狀況。活動之進行方式以講師分享PPT的內容為主,其PPT內容含有目前軍醫院之一般民眾與軍人的就醫比例,以及軍醫院中酒藥癮個案的衡鑑晤談報告紀錄,最後當講師分享完PPT之內容後,老師們再進行討論,交流彼此的意見。此次的講座,讓師生們可以了解酒藥癮個案的評估與治療實務。
 
2.提升學術領域之發展
在四次群組內老師們交流討論之下,對於創傷後壓力症與酒精使用障礙症關聯性的探討有所共識,進而申請並通過「110年度補助科技部跨領域研究計劃之前置規劃案」,為後續跨領域學術研究更進一步做準備。
 
【量化指標】
 
1.社群會議共4次、跨域共授課堂講座1場、藥癮實務評估與治療演講共1場,共計參與總人次共65人次。
2.科技部案申請通過案共1件。
 
與社群原預期成果之達成率為100%
 

 

社群成員意見與回饋:

第一次社群活動:
社群教師透過本次活動認識一般的生理實驗是如何進行的,以及一般臨床實驗所會用到的量表內容。針對實驗方式進行交流並討論如何結合兩者的優點去進行實驗。
 
第二次社群活動:
本次活動有讓與會同學填寫回饋表單,共34則回應,表單設計共五題,前四題為五點量表選擇題,第五題為文字回饋,舉選擇題第一、二題為例,詢問本活動是否增加對「創傷與成癮之間關係」的認識與對「創傷與成癮之間關係」的學習興趣,回應多落在4分(同意)與5分(非常同意)。
 
第三次社群活動:
1.本次會議很高興有機會彼此分享相關研究以及實驗的經驗,對於彼此後續合作將會有實質上的幫助。
2.了解如何將生理的測量與己身的研究做結合。
3.了解生理測量程序後,更清楚如何此測量納入研究程序中。
 
第四次社群活動:
1.希望藉由此次分享,讓大家更認識社會認知的概念與心理病理上的重要性。
2.本次會議對於討論研究細節有實質上幫助,分工合作的型態、細節,也有很詳細的討論與說明,對於各個子計畫將如何撰寫有具體的方向。
3.了解心智化功能與非語言情緒辨識在創傷與成癮中的角色,可以納入未來教學講授或研究探討的議題。
 
第五次社群聚會:
1.本次會以討論各子計畫的分工,以及各子計畫的研究目的與方向,關於總計畫的架構也有較具體的討論。
2.透過此次分享,知道如何從一個有系統的架構來思考創傷和成癮的關係。
3.透過此次的分享,加上先前兩位老師的分享,對於未來規畫創傷與成癮議題的授課與研究架構,更加清晰。
 
第六次社群活動:
1.感謝楊如泰心理師的分享,讓社群成員可以夠了解臨床實務上,面對酒藥癮個案,如何透過心理衡鑑所學來評估這類個案,有更多實務的相關了解。
2.感謝演講者的分享,讓參加的同學能夠更瞭解酒精成癮對於個案影響。希望透過實務的分享經驗,更能充實同學們的知識與經驗。
3.謝謝楊如泰心理師的分享,讓社群成員與碩班臨床組同學們對於在臨床實務上如何評估與治療酒精障礙症患者有更清楚的認識。
 

 

檢討與建議:

1.本社群活動執行時遇到最大的困難處應是疫情的影響,讓成員們不能進行實體的面對面討論,折衷方案改以線上進行會議,而在線上會議時常發生社群成員忘記打開麥克風,導致話語未傳達出去;因連線問題導致活動時間延誤;成員未發言時忘記將麥克風靜音而互相干擾到正在發言的成員,針對以上問題的建議為增加社群成員對線上會議軟體的熟悉以及開會時若發現問題應即時的互相提醒。
2.建議在每次活動結束前應決定好下次活動的主題,且在活動開始前將資料備齊,其他社群成員應準時出席。
3.其他類問題則是建議預備場地之工讀生可在活動開始前備好茶水方便老師們使用。也要注意演講場地的教室(如U208環形教室),避免再度發生與會同學因座位角度視線傾斜看得不太清楚,以及教室過小的狀況。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