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   行動方案二 三生講會思維深化(1-3-2)

110學年度第1學期「三生講會」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子計畫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三生講會思維深化(1-3-2)

執行措施:三生講會思維深化(1-3-2)

執行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活動日期:2021-09-13 ~ 2022-01-13

活動地點:雲起樓504-1 德香樓B204

主持人:陳建智

參加人數: 教師:4人, 學生:158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為培養學生於在學期間,能主動覺察自我、提升個人素養與關懷探討人文社會,並且在出社會前,落實道德責任感,因而產生三生講會之課程。此課程之核心正如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云:「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透過師長安排的各項課程主題,吸收與學習該課程主題之精華,並提出自己的假設與疑問讓講師為自己解惑,在溝通與問答的過程中,達到檢視與省思個人之行為,進而達到提升自我,促進學生在生活與思維上可以更加積極上進;由於現在社會是個大數據的時代,常使人忽視少數者的需求,因此本課程內容除了覺察自我,更是希望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堂外,能抱持著同理心與好奇心的態度,去主動關懷社會、文化、政治、自然等議題,以不同的立場去找尋合適的解答,落實「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之道德觀念。

參與本課程的同學,不僅擴大自己的視野,也同時學習到微觀與巨觀多層次的社會實踐模式。因此,本課程希望能達到:(1)理解社會關懷的道德意義與核心價值,並學習社會關懷的利他與助人道德(2)對生命情境中的道德選擇來提升素養與覺察自我(3)積極主動地去實踐三好精神(4)促使心生社會關懷意識,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動機 ( 5 )我思故我在,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去探索這個世界。

活動流程

(二)活動流程

高淑芬老師

星期一 10.11 雲起樓504-1

週次

內容

師資

1(9/13)

課程介紹&成為主動學習者 

高淑芬老師

2(9/20)

中秋節放假

 

3(9/27)

學習如何提出問題

高淑芬老師

4(10/4)

擁抱情緒

高淑芬老師

5(10/11)

國慶日補假

 

6(10/18)

再聽已是曲中人:

音樂與我

張家麟老師

7(10/25)

翹課去學校

韓傳孝老師

8(11/01)

學習如何學習

韓承樺老師

9(11/8)

期中學習反思

高淑芬老師

10(11/15)

良好的溝通是「聽」出來的

高淑芬老師

11(11/22)

大學學什麼?

林安迪老師

12(11/29)

這個世界為何總讓人疑惑

汪雅婷老師

13(12/06)

期中學習反思

高淑芬老師

14(12/13)

思旅地圖上的手帳拼圖

曲靜芳老師

15(12/20)

破蛹而出:

從家庭關係探索自我發展

陳文華老師

16(12/27)

相愛容易,相處難?

從社會科學談「愛」

高淑芬老師

17(01/03)

學思歷程

施怡婷老師

18(01/10)

期末學習反思

高淑芬老師

曾稚棉老師

星期二 10.11 雲起樓504-1

週次

內容

師資

1(09/14)

課程說明

曾稚棉老師

2(09/21)

中秋節放假

 

3(09/28)

人生大哉問:我的未來,真的如我現在所想的嗎?

曾稚棉老師

4(10/05)

上大學

施怡婷老師

5(10/12)

我的人生被設計了

曲靜芳老師

6(10/19)

我對台灣社會宗教現象的觀察

張美櫻老師

7(04/06)

快樂,是一種選擇

曾稚棉老師

8(11/02)

如何用手機也能拍出高質感的廣告影片

廖振博老師

9(11/09)

期中學習反思

曾稚棉老師

10(11/16)

我不懂他為什麼不懂我 - 從撞牆學會人際溝通

汪雅婷老師

11(11/23)

思旅IG

曲靜芳老師

12(11/30)

從教育到圍棋 我走 我思 我實踐

林安廸老師

13(12/07)

期中學習反思

曾稚棉老師

14(12/14)

品樂賞詞--敘述華語流行音樂歌詞填詞的魅力與訣竅

宋修聖老師

15(12/21

流行歌曲中的故事、人生的情感關係大解析

宋修聖老師

16(12/28

爵士音樂四大女伶的歌聲與哀愁

宋修聖老師

17(01/04)

我在教室外的學與思

張嘉麟老師

18(01/11)

期末學習反思

曾稚棉老師

羅中鋒老師

星期三 10.11 雲起樓504-1

週次

內容

師資

1(09/15)

課程說明

羅中峰老師

2(09/22)

自我追尋與實現自我―

1.專注的風味得獎果醬(林韡勳)

2.受人點滴暖心壽喜燒(游子軒)

3.不只送信的山上郵差(戴宗立)

4.偏鄉書店暖心使命(盧文鈞)

5.小人物活化廢校大夢想(莊詠)

6.單車咖啡圓夢想 (鄭靜慧)

羅中峰老師

3(09/29)

圓夢重生與另類人生―

1.意外後的三個心願(林楷偉)

2.罹癌之後活出新人生(吳美貌)

3.山林守護熱血教授(陳美惠)

4.安定人心袖珍世界(邱紹松)

5.孩子,開麥拉!(顏廷伍)

羅中峰老師

4(10/06)

服務助人傳播愛―

1.改變命運小村課輔班(黃雅聖)

2.義大利餐廳陣頭老闆(陳宥豪)

3.海岸公路移動教堂,關懷部落生老病死(吳神父)

4.轉行農夫的善念堅持(甘誌棠)

5.市場攤商愛心行動力(蔡添貴)

羅中峰老師

5(10/13)

產業改造地方―

1.留住眷村味餃子 (吳書成)

2.彩色粄條真食物實驗(鍾晴庭)

3.攜手偏鄉年輕主廚(楊柏偉)

4.失敗農夫老房子基地(王南景)

5.部落廚房的交流使命(柳志祥)

羅中峰老師

6(10/20)

文化改造地方I ―

1.池上驚豔十年筆記

2.阿朗壹古道熱血長老(古英勇)

3.梧北村鐵花窗說出在地故事

羅中峰老師

7(10/27)

文化改造地方II―

1.畫筆下的家鄉價值(鄭開翔)

2.庄跤台青蕉

3.藝起翻轉

4.從一頭牛開始愛土地(沈國源)

5.三合院裡的年輕夫妻(黃騰威&周佩儀)

羅中峰老師

8(11/03)

期中學習反思

羅中峰老師

9(11/10)

高齡社會―

1.推動大齡食堂行動力

2.善的循環轉動 社區裏的照顧咖啡館(李依仁)

3,打造高齡友善社區

4.台南後壁社區「合作共老」的經濟模式(廖育諒)

5.地方再生不是年輕人專屬,長者也辦得到!

羅中峰老師

10(11/17)

文化資產I―

1.搶救消逝中的光影

2.台灣老花磚

3.孫啟榕,在齊東街留一首日式建築詩

4.舊建材 新生命

5.原住民蓋自己的家屋―傳承老一輩的建築智慧

羅中峰老師

11(11/24)

文化資產II―

1.和平島的西班牙記憶

2.蟾蜍山聚落與她的朋友們

3.安定人心三代木魚(張華龍)

4.充滿神祕面紗的紙紮藝術,結合文創被國際看見

5.迪娜的豆豆田

羅中峰老師

12(12/01)

美學與產業―

1.美學改造計畫是什麼?用美學來改變教育環境

2.產業轉型ing,美學已成商機關鍵!

3.商業模式和文創初衷如何取得平衡?

4.當村長遇上提琴師(吳倚豪、黃聖彥)

5.國境之南小書店夫妻(林彥廷、郭德慧)

羅中峰老師

13(12/08)

期中學習反思

羅中峰老師

14(12/15)

文化旅遊―

1.求安祈福廟會專家(呂江銘)

2.青年返鄉,帶團參觀菜市場

3.疫情下的台灣觀旅,發展出嶄新模式(

4.小琉球的偽出國旅遊潮,還能承受多少遊憩壓力?

5.不同角度看廢墟,帶來全新體悟

羅中峰老師

15(12/22)

教育挑戰―

1.陪偏鄉孩子耕耘未來(高悉音、黃仁祈)

2.東澳國小射箭隊,烤飛魚義賣籌經費!

3.迷你小學正能量校長(陳昶澤)

4.送給偏鄉的畢業紀念冊(楊文逸)

5.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年輕世代求職難!

羅中峰老師

16(12/29)

環境保護―

1.苗栗媳婦翻轉農村(謝杏芬)

2.台灣土地的荒野腳印(荒野保護協會)

3.替海岸線說話的人(楊順發)

4.搶救海洋潛水大業(陳琦恩)

5.限塑政策推動成效如何?減塑到禁塑,路還長?

羅中峰老師

17(01/05)

生態保育―

1.水雉保育三生三世(李文珍)

2.海龜與她回家的路(林佩瑜)

3.為候鳥開餐廳

4.綠鬣蜥事件簿,外來生態悲歌

5.台灣瀕危植物的難題

羅中峰老師

18(01/12)

期末學習反思

羅中峰老師

汪雅婷老師

星期四 10.11 雲起樓504-1

週次

內容

師資

1(09/16)

我為什麼在這裡?--課程介紹

汪雅婷老師

2(09/23)

「筆記與心得」是這門課的靈魂

汪雅婷老師

3(09/30)

「小組討論」是這門課的臟腑

汪雅婷老師

4(10/07)

我的人生,我的抉擇

曾稚棉老師

5(10/14)

阿三哥的籃球奇妙旅程

周俊三老師

6(10/21))

命運與運命:

從童工女工到教授的學術之路

張美櫻老師

7(10/28)

你是韌性還是任性?

周鴻騰老師

8(11/04)

期中學習反思

汪雅婷老師

9(11/11)

思考對我而言

林緯倫老師

10(11/18)

如何識毒?—假新聞的目的與手段

宋修聖老師

11(11/25)

認識身邊的巨人—大陸交流之我見我聞

曾于蓁老師

12(12/02)

金錢有理?理財有道!

曲靜芳老師

13(12/09)

期中學習反思

汪雅婷老師

14(12/16)

如何經營自己?

劉三錡老師

15(12/23)

三成七的人生哲學

許聖和老師

16(12/30)

大學愛情學分及格了沒?

黃智偉老師

17(01/06)

過得去就是門,過不去就成了檻。

羅逸玲老師

18(01/13)

期末學習反思

汪雅婷老師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老師的叮嚀:

 汪雅婷老師: 

     1.即使是做著喜歡的工作,也不可能喜歡工作中的每件事,不喜歡也要概括承受。

     2.選擇的第一個念頭是興趣,足以支持不輕鬆的部分。

     3.用批判的眼神看別人,反射回別人也這看我。

     4.在工作中持續面對特定角度的我自己。

 

高淑芬老師:

     1. 大學中的學習有一半是課堂學習,一半是課外的學習。

     2. 理解何為大學生活?怎麼在學業與玩樂當中取得平衡。

     3. 藝術不講細節就沒有樂趣,樂趣就在細節中,講究細節就是學習,學習需透過自律進入。 

     4. 人生沒有一定也沒有軌道,可以有很多的發展,要透過冒險才知道。

     5.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傻呼呼的就去告白,要先觀察,才不會嚇到對方,也傷害到自己。。

     

羅中峰老師:

     1.藉由自己的專業為地方付出一份力或心力

     2.透過不同方式保留歷史,也讓後人可以透過不同事物了解過去的文化和歷史

     3.體驗當地文化的同時,也能思考自己能做到甚麼事

     4.思考人生真正的意義,做對社會有益的工作

     5.培養學生主動地去關懷社會議題與找尋追求更好的自我

 

曾稚棉老師:

     1.留下一些回憶,有些路是會變的。

     2.年輕人不要怕事,要多服務,以後才有機會

     3.過去的努力都會有意義,在未來某些時刻會得到印證

     4.成功是物理的累積加上化學的變化

     5.不管做甚麼事情,想辦法成為該領域的一哥、一姊


 

學生心得:

 

高齡社會:

         1.由工作找回生活重心和熱情,訓練身體防止老化,也因客人的好評和肯定和發現自己的價值。

         2.堅持自己的信念,持續做對的事情,同時也更清楚長趙的重要性。

         3.當生活到了一定程度,最簡單的不過是想要一份認同和肯定,以及找到全新的生活重心。

         4.透過分享更有了交流的溫暖,以及有了彼此的陪伴。

       5.年紀大不代表只有壞處,而是有一種豐富的閱歷。

 

文化資產:

        1.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痕跡,是時間世代所形成的一種軌跡。

        2.因為興趣才有了,才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3.將特色和元素保留下來,也在過程中發現人的重要性

 

我的人生,我的選擇:

1.每個現在都是過去的選擇而來,每個未來也是每個當下的選擇。

2.時間與年齡會一直把我們往前推,並不會有時間倒流或是年齡遞減,這兩個要素時刻提醒我們把握當下、珍惜現在,即使過去選錯道路也不要因此懊悔,會錯過現在的美好。

3.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做選擇,才會心甘情願。每個選擇影響著未來的結果,而結果又是過程的呈現。

4.當下每個機會或際遇走向自己,必有其中的道理。我們根本不知道下一刻的自己會是如何,不如把握現在享受當下。

5.不想惹事反而開始看起他人的眼色,卻時常忽略自己的心聲,任何事情不是一味的忍讓求全,而是互相換角度去思考如何應對問題。

6.自由不代表擺脫某些事物,而是能夠自由地從事某件事物。

 

三成七的人生哲學:

 1.人生不是永遠都一帆風順,如何突破逆境,才是最重要的。

2.現在社會變遷快速,光是知道還不夠,誰可以快速同整與吸收,並應用於專業上,才能成為頂端的佼佼者。

3.輸,在棒球中是常態,縱使是冠軍隊,也是一陸慘輸過來,即使是打擊王,他的失敗仍大過成功。

4.也許我應該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上,我並沒有輸,但也不代表我贏。

5.人的價值定義會因為環境與時代而有所改變,各行各業更是如此,在每個時代都需要適應該時代走向的人。

 

我不懂他為什麼不懂我-從撞牆學會人際溝通:

1.當溝通障礙出現時,雙方應當理性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做思考,同時放下身段,說之以理動之以情。

2.放棄也是需要勇氣的,但可以坦然接受放棄,才能真正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3.溝通是需要長時間的過往經驗與實際對話累積出來的。

4.每件事情都有其中的道理,順著這個道理去運行,而不是一意孤行。

5.如果永遠只看合乎你想法的書,你永遠只會知道自己已經知道的事情。

 

思旅IG:

1.有些在社交軟體上看似幸福的幸福,並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是經營者想讓別人看到光鮮亮麗的自己,但在鏡頭另一端的他/她也跟我們一樣有煩惱,柴米油鹽才是他們生活中的大部分。

2.當今社會進步快速,很多過去的傳統事物漸漸被淘汰或遺忘,因此時時紀錄重要的當下,讓這些美好的過去成為未來珍貴的回憶。

3.回憶這件事其實非常奇妙,有時回憶能帶給我們正向的能量,讓人產生其實日子也沒有那麼遭,快樂依舊藏在細節中,就滾雪球依般越滾越大,幸福就蘊含在其中。

4.做自己人生的剪輯師,重新正視自己,模索適合自己的風格,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5.我是為我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他人的眼光而活。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