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   行動方案一 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110-1 三好讀書會】 包養小鮮肉 我覺得OK (1026)

【110-1 三好讀書會】 包養小鮮肉 我覺得OK (1026)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子計畫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執行措施: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執行單位:語文教育中心

活動日期:2021-10-26 ~ 2021-10-26

活動地點:雲五館小歇坊

主持人:張懿仁、沈雅文、張家麟

參加人數: 14

活動目的

一、活動宗旨與目標:
  為落實教育部深耕計畫「深化中文閱讀與書寫能力」的核心目標,優化中文主題化課程內涵,結合書院教育培養良好品格的宗旨,在課餘時間於林美書院舉辦「三好讀書會」,以多元化、生活化、應用化的理念設計活動內容,並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情意的取材標準,期許學生認識人我關係,加強內在素質,認清存在價值,成為具有因應未來能力的三好青年。
  本學期的讀書會所閱讀的文章以「愛情」為主題,討論作者的寫作動機與手法,分析文章內容與架構,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增進學生中文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精確運用文字、表達己見,將所學應用於寫作與生活中。
 
二、活動內容
  本次閱讀的文章為抹什麼茶撰寫〈唐朝第一女道士薛濤:包養小鮮肉,我覺得OK〉,選自《唐朝有嘻哈:唐詩Hip-Hop新解。從海選到決賽,直播大唐國民詩人freestyle說唱現場&燃炸battle戰》一書。作者以薛濤與韋皋、元稹的關係、情愛糾葛,描繪薛濤這位唐朝第一女道士的特殊之處。
  讀書會流程為「學生閱讀文本」、「沈雅文老師導讀與討論」、「張家麟老師對談與分享」、「學生填寫學習回饋單並口頭分享」。回饋單內容包含質化與量化兩方面,作為之後改進與努力的方向;學生口頭分享回饋單內容,內容言之有物、口頭表達清楚者,頒發1張100元萊爾富商品卡以茲鼓勵。
  學習回饋單配合文章內容,從「情意」、「閱讀」、「寫作」等三方面設計相關問題,以期能夠落實「深化中文閱讀與書寫能力」的目標,又能培養「三好」素質。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講師

地點

18:45-19:00

學生閱讀文本

沈雅文

 

19:00-19:45

  1. 導讀文章
  1. 補充說明薛濤和元稹的故事及相關詩歌。
  2. 閱讀完這篇文章後,請分享作者的寫作特色或是優缺點,可從標題、文章架構、用字遣詞、結語反思等方面分析。(「包養」二字似乎用得不夠精確)
  1. 討論議題:
  1. 你覺得薛濤對韋皋是愛情嗎?愛情裡面需要什麼附加價值嗎?
  2. 你覺得薛濤和元稹無法修成正果的原因是什麼?所謂「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嗎?渣男的定義?
  3. 你們能接受姊弟戀嗎?請表述對姊弟戀的看法。

沈雅文

 

19:45-20:30

  1. 回應議題
  1. 相信算命、星座與「門當戶對」的概念類似,似乎都是為了降低風險。
  2. 「渣男」與「風流」的關係。
  3. 生理年齡VS.心理年齡→社會期待。

 

2. 引申討論:

  1. 關於「色藝雙全」的說法或現象,你們有什麼看法?(中國古典文學的書寫傳統?商業運作?)
  2. 異性(或同性)之間的「欣賞」一定會牽扯到「情愛」嗎?

張家麟

 

20:30-20:45

學生填寫回饋單,並口頭分享

張家麟

 

活動總結
    本次閱讀的文章用語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夠很快理解文章內容,加以配合議題舉例說明,刺激學生多元且深入思考。此外,家麟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來說明門當戶對的現實面,再由議題引申討論「色藝雙全」的說法也頗得學生共鳴,學生能夠主動回應說明。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一、質化回饋
(一)請具體說明在這次的討論中讓你特別有感觸的主題或議題。
1.懷才不遇,生存是人類的根基。即使努力向上能改變命運,但環境始終會使你有個天花板。然而古代人別提出國,光是搬家都算的上困難了,實在可惜。擅自收錢的事,差點毀了薛濤自己的一生,聰明的人總是先看先聽,三思而後行,等搞清楚狀況後再行動。
2.一旦嫁入豪門就如同深陷大海,從此昔日情郎也會變成陌生人。這類的故事層出不窮,可以說是有點聽到膩了,但每次看到這類型的故事多少都會有些感觸,因為還滿喜歡的。本來想是現代文章,但終究還是因為是古早時代的故事,課堂上總是有一種重返高中國文課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3.女性主義:早期民法會認為「孩子要跟父親姓」,大環境認為「男生要有肩膀;女生要能吃苦、耐勞、持家」。在本次文章中,薛濤才色雙全,但細數歷史中的文學女性都是詩藝高超又外貌出眾,現實中有可能每個能力好的女詩人都長得很漂亮,正所謂「色藝雙全」嗎?我覺得不可能。
4.對我來說感觸的地方是在於元稹的愛情悲哀,該怎麼說呢?已經有妻小的男性卻仍追求薛濤,這種愛情觀實在是讓人覺得有點不可取。雖然也是因為古代男女愛情的道德限制,但以現在來講,元稹這樣的作為,還是讓我覺得很感慨。
5.關於「門當戶對」以及「社會期待」的議題內容。古今中外,雖然科技與文化的演變及發展不斷,但在社會間瀰漫的潛在意識仍然存在,甚至並無太大差異。雖然殘酷,但仍是真真實實的攤在面前的事實。令人震撼,也很悲戚。在現實與浪漫間,該做選擇還與取捨,麵包與愛情間的抉擇,讓人印象深刻。
6.在這次的三好讀書會,透過薛濤跟元稹,用他們兩人的故事,進一步的探討「門當戶對、父權」等議題。在一段戀情中男生是否一定要符合社會價值觀,男生歲數要比女生大等等。有趣的議題,讓我在這些議題上有更深的思考。
7.老實說我認為只要提到愛情內容的課程都很吸引我,因為在以往的課程、講座、活動都不會像這種講座一樣提到愛情。每個人的愛情觀都不一樣,尤其這個讀書會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讀書會是以古人的方式來討論現代人的戀愛思想邏輯,這個思想邏輯其實滿新穎的,所以讓我覺得很有興趣。
8.為什麼流傳千史的女文人,多數都是因為容貌夠出色才能脫穎而出?才華需要美貌才能被看到嗎?若非美人,才華就必須被埋沒了嗎?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如此的重色呢?我一直在想外貌究竟是何種的存在?看一個人,是先看他的外表抑或是他的才華?
9.這次的讀書會所討論的是唐朝的一位女詩人,名字叫做薛濤,主要的問題是在討論她的愛情故事。在歷史的敘述中女性都是居於弱勢的地位,在書中是很少有女性的影子的,女性的地位是被男性所支配的。最近開始有了女性主義的浪潮,開始爭取女性的議題,個人覺得女性也是很重要的,是應該要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
10.最有感觸的是元稹跟薛濤一見鍾情的那一段,那是有別於對韋皋之間的情感。因為韋皋對她來說是救命恩人,一種上對下的關係,但是對元稹來說,他們是互相愛戀、平等的愛情關係。縱使有過這段情,薛濤的愛情路總結來說也走得並不順遂。
 
(二)請說明你從本次的讀書會討論中所習得的閱讀分析方法為何? 
1.我對古文的閱歷較少,藉由這次,能使我對古詩的格式以及寓意更為清晰。我發現古詩較常把文章的核心思想放在尾段,當然從古至今,無論東方、西方都常這樣子做。但似乎西方的作品有時會把高潮放在中段甚至前段,雖然這也可能是我的誤解。
2.自己是要有興趣,或者有人導讀很重要,否則再怎麼好或有趣的文章恐怕都不會有人閱讀。跟高中時的國文課很像,這樣能快速的讀懂一篇文章,自己可能就沒那麼多興趣了。不過好險這是讀書會,不用隨堂考背注釋,因此樂趣多,不會過於的現實。
3.本次文章用字遣詞詼諧、幽默、風趣,簡單的詞彙、輕鬆的語氣中所談到的是嚴肅感,或是說令女方難過的感情。文章的標題「唐朝第一女道士薛濤:包養小鮮肉,我覺得OK」,雖然創新能夠吸引到讀者,不過標題扣合度需要閱讀再分析其準確度是否足夠。
4.從這篇文章來看,以薛濤與元稹這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來講述當時的愛情觀,並用誇張的口語來形容這段故事。此外,此文除了講述當代愛情觀,以及透露出大男人主義下的男女不平等,還有男人對異性三觀的高標準。
5.為了吸引眼球與爭取觀眾而混淆視聽,改變事實等等,時常可見,但通常點擊率也順勢提高。同時,在一字一句中追求真實,紀錄一切瑣碎,顯得枯燥乏味。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出抉擇,該據理力爭的追求真實並表述自我觀點,還是迎合大眾自娛娛人,這是當代創作的癥結。
6.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先看標題,再看文章的內容,而在看內容的過程時,要先看作者在文章上的寫作風格,並且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先了解作者想要表達故事的內容,確認標題跟文章想要表達的,有沒有前後符合。
7.我認為,作者對於文章寫作的內容其實很新穎,觀點也很特殊,只是在於標題方面的功夫可能沒有琢磨的很好。因為題目中的「包養」,感覺並沒有完全顯現出薛濤包養元稹的故事,所以我認為標題太過於浮誇。文末作者提出的問題感覺非常突兀,會變成像多出來的一個問題,感覺不是很必要。
8.這本書的作者,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將標題寫的有些太浮誇,不夠考究歷史。如此一來也許對後人要了解完整的史實來說不是很理想,只是很粗淺的、淺談式的淪為表面的認識。對於古人、後人來說,都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
9.上面提到這次的主題是有關於愛情,詩詞當中是有很多以愛情為主題的。這些愛情大都是比較淒美的,大都是涉及分離、分別。古時候的交通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心中的思念只能藉由書寫來排解。所以她書寫了很多有關於愛情的詩句,讀起來感覺很淒涼,是很值得去閱讀的。
10.用薛濤的代表作之一〈送友人〉作為開場,接著用順敘式的寫作方式,從薛濤小時候的天才表現開始說起,接著談到長大後因才華洋溢的關係所以入了「樂籍」。談與韋皋之間的關係,再描述與元稹之間的愛戀,到終老時成為道士,以此方式述說薛濤的生平故事。
 
(三)請分享你「欣賞」變成(造成)「喜歡」的經驗,或是描述對於此事的看法。
1.欣賞未必是自己會想擁有或親近的人事物,甚至特質。喜歡較不一定是大眾價值觀認可的「好」,主要是想要、想親近的人事物。如:一個霸道總裁欣賞一位窮人的勤儉,但他未必喜歡。如:我喜歡長髮,但長髮不是什麼優缺點,單純是個特質。
2.這類的「感情」文章通常在細讀後都會頗吸引人的,也許是出自於人的本性,希望獲得認同,因此可以讓我欣賞。當然要到喜歡這個更高的層次,文章本身也必須要跟「大衆」有共鳴。中國從古自今不缺情感類作品,就像我覺得尾生抱柱的故事也是頗感人的。
3.我曾經在高二喜歡上一個人,分班時我在社會組,跟他同班。一開始只是覺得很高興能跟他同班,因為從高一就因為他地理很強而注意到他。高二之後有機會跟他在同一場活動交流,換座位跟他同桌,常常跟他一起寫作業,也去他家打遊戲。之後因為有活動常常借住他家,覺得與他相處的那一年很開心,尤其學生時代算是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回想高中那一年,雖然因為一些事情而淡了與他的關係,不過現在想想,認識他以後相處的那陣子,是一種「很矛盾」的開心。
4.從「欣賞」到「喜歡」的這種概念,我對於這方面的看法是表示正常且不錯的。從遠處對於對方優點的欣賞,互相認識後,進而到後續對對方的喜歡。這種愛情是常見的,也是我目前見過很普遍的愛情。高中看過一堆,所以大致上覺得這種喜歡是很不錯的。
5.欣賞本就是對於對方保有期待,同如喜愛一樣的期待心裡。情感是難以簡單評斷的,一旦蔓延,便如同洪水般阻攔不止。喜歡上一個人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可能要看各人的價值觀等等。或許有一見鍾情,亦有戰戰兢兢的正視感情的人。欣賞是對對方抱有憧憬,不外乎是情感還是表現,但那就是一線之隔。當越線了,便會越陷越深,或許就像是暈船一樣的意亂情迷。
6.在我個人的生活經驗上是沒有從「欣賞」進而變成「喜歡」這樣的生活經驗,但這件事我在我朋友身上看到過。我認為這樣很流於形式跟表面,因為像我朋友單純只是喜歡對方非常會跳舞這項才藝,因而認為自己「喜歡」上她。
7.其實本身有過這種經驗,我認為喜歡要有一定的欣賞成分,但欣賞不一定就會變成喜歡。我想每個人都有過分不清欣賞和喜歡的區別。在國中的時候,我有一個很欣賞的女生,但那時的我傻傻分不清楚喜歡跟欣賞的區別,我只知道要勇敢追愛。於是追了三年的女生,真的從滿滿欣賞變成喜歡,雖然最後是沒有結果的,但後來發現,其實一開始對她不是喜歡而是欣賞。
8.因為欣賞對方的才華,能使自我的生命更加滋養,讓自我及對方的生命更加飽滿豐厚。倘若彼此能在一起,使生活豐富多彩,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子,將這溫暖的氛圍傳播出去,使這個社會中的大家能更加的快樂,就能讓生命提升到更不一樣的層次。
9.個人有些時候是比較龜毛的,不能夠忍受我喜歡的東西有一點瑕疵,就如同今天讀書會的某一個問題:欣賞一定會發展到情愛嗎?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定的,這個問題的根據是有關於愛情,現在的人都把欣賞跟愛情混為一談,個人是比較不喜歡這樣的論點的。
10.曾經因著某樣特質而被吸引著,長相俊帥、個性溫和、多才多藝、身材姣好等等。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喜歡上對方了:喜歡注視著他的臉龐,喜歡與他談話。可時間久了才發現,我是喜歡這個人,還是喜歡那個吸引我的特質?
 
綜合回饋:
    關於最有感觸的議題,學生針對讀書會中討論的內容給予多元的回饋,沒有一位學生重複或類似,足見議題設計的豐富性及可討論度,頗能刺激學生反思。就閱讀分析方面,大部分的學生具體地批判文章的不足之處,而非一味地接受作者的觀點。最後的經驗分享,有些學生是從感性的角度描述自己的經驗,有些則是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對此事的看法,皆能看出學生從此讀書會討論中所獲得的收穫。
 
量化:本次參加活動人數為14人
依據學生填寫滿意度問卷分析如下:滿意度調查滿分為5
1. 活動的討論議題是否多元? 4.9
2. 活動的討論議題是否生活化? 4.9
3. 是否有助於提升中文閱讀或寫作能力? 4.8
4. 是否有助於促進多元思考能力? 4.9
5. 是否有助於拓展中文視野? 4.8
藉由此活動讓教師代表瞭解學生對此活動想法透過問卷調查得知平均為4.9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