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07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因材施教.進化創新   >   子計畫一 教學增能明師養成(3-1)   >   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佛光大學】106-2新進教師研習營

【佛光大學】106-2新進教師研習營

計畫年度:107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因材施教.進化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一 教學增能明師養成(3-1)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措施:提升共識強化社群(3-1-1)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18-03-21 ~ 2018-03-21

活動地點:雲五館512室(雲水雅會)

主持人:汪雅婷老師

參加人數: 教師:19人, 學生:0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佛光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讓每一位新進教師能儘早融入佛光大環境,並瞭解學校的相關教學規定、教師權益及義務,並希望能將教學經驗進行傳承,每學期皆會辦理新進教師研習,期望新進教師對佛光能有基本的認識,對教師本身及教學皆能有所助益。

活動流程

一、活動流程
依目前貫例,配合當學年第一學期新進教師人員較多,故舉辦大型研習活動,而次學期考量課程及人數因素,則以小型研習為主。106-1學期安排校長、副校長及行政單位等主管,主要就學校辦學理念、教學及行政資源進行介紹,並讓主管與新進教師相見歡。
本學期主要邀請106-2進校的四位新進教師外,也同時邀請二年內新進教師們一同研習,故研習考量所有教師需求,安排內容以進階及實務為主要考量。本次安排主要分為三大主軸進行分享:
1.進校一年及半年同為新進教師者,就入校一路走來之情形。
2.資深及優良教師則更進一步就教學實務技巧。
3.研究見長之資深學者分享新進學者如何起步發表文獻等。

二、活動內容
13:10-13:30報到
13:30-14:00開場致詞 /主講人:林文瑛教務長,羅中峰副教務長
教務長先透過活動讓新進教師相互認識與介紹,先帶動現場氛圍。
14:00-14:40長江後浪奔騰的路上:兩年內新進教師分享 /主講人:黃庭頎老師、林安迪老師
黃庭頎老師:
依教學、服務、研究及輔導四大面進行分享:
1.教學:教學時數、教學評鑑、上課方式及學生特質四面向進行分享。
2.服務:在服務方面黃老師特別提醒新進教師除教學外,應積極出席系務/課程會議、擔任委員、招生工作、執行計畫(閱讀與寫作)及協助推廣教育。另關於招生的部份,透過了解系上特色以方便進行招生,執行計畫及協助推廣教育,也透過招生能更瞭解高教及高中體系。
3.研究: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科技部計畫及籌辦研討會等。
4.輔導:擔任導/參與導師會議、導生晤談、學生情況瞭解及生活/學業/就業協助。透過多次導(生)聚會和學生更加熟悉,也因透過導生晤談,對學生愈了解則愈能幫助學生,上述的互動對於教學班級的掌控都是相對有助益。
林安迪老師:
主要依備課與教學、不當行為與處理兩大面向進行分享。
安迪老師依各系學生特質進行分享,及學生各種不當行為的處理及鼓勵方式等,在體育活動中仍可看到學生的潛力及對做事的態度培養等,皆相當重要。
14:40-15:10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主講人:林明昌老師
明昌老師將多年來實務教師經驗、處理方式及技巧,毫不保留與會教師分享。明昌老師的教學觀點,即是將學習主權回歸到學生身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於教師的教學觀點,擁有接受與不接受的權利,老師必須有耐心去等待及適時指點。老師講求的不是老師單方面的拼命講課,而是要觀察學生的需求,並製造機會讓老師去嚐試、學習、失敗再嚐試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老師不要以強者自居,而是應以陪伴學習的角色自處,老師自身也要學習忍耐及等待。在整場分享過程中,可以感受林老師運用著教學的熱誠及智慧。
15:10-15:30大合照及茶敘
15:30-16:00陪伴學生的點滴歷程:優良教師/特優導師經驗分享 /主講人:吳慧敏老師
(1)學習是學生的事,不用把學生問題當作自己問題。
(2)不用努力當好人,但要讓學生成為有用的人。
(3)學生有百態,原則只有一個。
(4)不要追求被喜歡。
(5)鬥智可以有情緒,但不能情緒失控。
(6)尊重學生,就是對他好。
(7)老師要做的事:規則講清楚提供資源與機會。
(8)老師不能要學生學習,自己不學習!

16:00-16:40新進學者如何起步:提案、投稿及審查經驗分享 / 主講人:林大森老師
(1)歷年行政、教學、輔導及研究資歷皆相當豐富,連續14年獲得國科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SSCI/TSSCI/THCI等期刊,並獲99至106學年度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
(2)不論那一種升等方式,都仍要有「研究」的本質。
(3)研究目的是要發表,發表是有竅門的。
(4)不管您是哪個領域、研究主題,切記都要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
(5)研究竅門:用論文發表『綁』研究計畫,依研究計畫分別發表會議論文及期刊。『研究發表』+『計畫申請』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
(6)重視學術發表的累積性,出版論文與過去申請計畫主軸一致。下次更容易再獲得。
(7)提案流程:12月進行提案、7月結案、8月執行新案;12月再提新案,基本上按此循環。
(8)發表論文主要也是可以讓計畫補助單位瞭解,研究人員經費之去向及作用。建議先具體發表論文,再申請研究計畫較佳。
(9)瞭解科技部研究計畫審查原則,更明白應如何著手計畫撰寫
(10)學術性參考著作必須是已出版的著作(包括期刊論文、專書、專書論文)。
(11)引用蔡今中”投稿策略”:
策略一:利用參加研討會,給自己的論文一個期限(deadline)。
策略二:善用資料庫的引用通知(citation alert)或是出版社的文章出版通知(article alert)。
策略三:固定閱讀自己領域的重要期刊。
策略四:有機會多爭取研討會論文及期刊論文審查工作。
策略五:與自己熟識的同行,固定討論、分享研究議題。
策略六:找資深研究人員合作。
16:40-17:40綜合座談 /主持人:林文瑛教務長 
(12)投稿的步驟—經驗分享
投稿第一步:多讀別人的論文。思考、討論、沈澱、開創屬於自己的研究議題。凡走過,一定要讓它留下很多痕跡。找一本筆記本,把想到的idea寫下來;把唸過文章的重點摘錄下來;把跑出的表格貼上去。不斷翻閱、註記、眉批、塗鴉。日積月累,不知不覺中您會驚覺,許多寶藏都在這兒。
(13)哈默邁許(Hamermesh) 關於『投稿禮儀』:
A.期刊要求修改,千萬不要放棄,勿改投他處。
B.當被退稿時,千萬不要向編輯抗議,此舉容易在氣頭上得罪人,掀起無謂的爭辯。
C.對於所有評審的意見,要設身處地的著想其出發點,並予以禮貌地回答。
D.所有的文章修改要力求一次周全,因為少有編輯會容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修改。
E.不要輕易拒絕期刊請你審稿的要求,因為那樣有欠學術社群一份子的參與義務。
(14)思考、研究、發表,就是工作。要吃教授這一行飯,就要把作研究變成習慣,深刻地內化到心裡深處。
(15)研究及招生內化,如招生則視為將服務學校系所的特色及優點進行宣傳,則將一點都不難,而且還會將有助於自己更瞭解自己的系。

16:40-17:40綜合座談 /主持人:林文瑛教務長
(1)對於申請科技部計畫未通過,或無法申請科技部計畫的專案教師,建議可以申請校內研發處校內研究計畫。且目前相關法規也朝此方向發展,鼓勵新進教師申請研究計畫。
(2)106-2雲水活動DM已發至各系,本學期主要重點為PBL教法,更重要的是希望教師透過活動,能跨系和跨院認識教學及研究上的夥伴。
(3)關於校內研究計畫補助,不限定校內發展計畫,應以自己研究專長及有興趣的主題為主。此部份亦將和研發處再進一步確認。
(4)大森老師補充:因計畫書都會送外審,不過大都是因為計畫內容不周嚴未通,很少是因為主題不符校內發展而不通過。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1.參與人數:19人。
2.活動實行成效:本學期除106-2學期新進教師100%出席率,兩年內新進教師出席率則達七成六,如包含原已報名但因公務無法出席者,出席率則達八成。
本次研習內容以教學及研究實務為主:
首先上場的是進校一年內新進教師庭頎老師,庭頎老師以教學等四面向直接切入分享,以同為新進教師所會經歷的教學過程,處理行政業務,及進校的許多適應期等問題進行說明,並分享自己的處理方式,此對剛進校門的教師而言,相當實用
安迪老師為體育老師,就體育課特性即是會接觸到所有系所的學生,由體育老師分析各系所學生特質相當客觀。健康的體魄將有助思考及學習。對於體育技術課程學習的情形亦將有助學生自信的培養,進而影響所有的學習活動,透過瞭解學生特質,將有助於教師教學之進行。
明昌老師及慧敏老師:為資深之優良教師。明昌老師分享老師需具耐心在旁陪伴及適時指點,並將學習權回歸學生手中。慧敏老師則透過導師及教學等面向,分享在和同學應對上之技巧及要領,將引領新進教師能於教學現場更加得心應手。
大森老師這場是唯一一場就老師研究面切入,在教學的同時,老師如何提升自己的研究力。大森老師就自身經驗分享一路走來所領略的投稿及計畫申請之竅門,即使在面對審稿退件時所應注重的禮儀及事宜,細心提醒每位新進教師,循循善誘相當用心。
課程時間雖然僅一個下午,但就老師出席率及現場綜合座談可明顯感受,今天課程對於新進教師相當有助益。教務長也一再提醒每位新進教師,佛光大學是一個大家庭,老師在佛光教學並非是孤軍奮鬥,而是團隊作戰、相互支援。而教發中心更提供專業的教學技能支援,每學期的雲水雅會-教師專業成長活動,主要也是以促進教師教學熱情及動力為主要目的,竭誠希望老師們多踴躍出席。

老師回饋意見如下:
(1)可以與不同科系老師交流,互相激盪,也可以提升自我的教研能力。
(2)受益匪淺,從各老師的經驗中得到,另外,煩請提供新進教師職涯上的各項達成標準及規定。
(3)演講安排很用心,但聽講太久,中間可以安插一到兩個Q&A。
(4)聽他人經驗,反思自我可提升之處,很棒。
(5)很務實,有用,很有收穫。
(6)謝謝學校特地安排。
(7)科技部計畫的講解很有幫助。
(8)每學期雲水雅會教師成果活動內容相當豐富,常讓自己對於教學會有新的想法。謝謝教發中心。

【會後補充】針對老師們於會議中之意見,說明如下:
關於座談會中所提關於本校特色計畫申請的問題,經與研發處確認,說明如下:
一、辦法第二條雖列出幾項與本校特色相關之補助類別,但第六款的「其他」所給的即是彈性。請老師們有計畫就盡量提上來,才有通過的機會。沒提是一定不會過的。
二、新修訂的特色計畫與過去校內專題計畫不同,不需要先申請科技部計畫。故若有直接對應本校特色,或尚無法申請科技部計畫的專案教師,都歡迎直接提校內特色計畫。
三、研發處的績效就是本校研究能量的提升,自然是多多益善。老師若有需求,研發處必然全力相助。「佛光大學特色研究計畫補助要點」全文請見以下連結:
http://rdoffice.fgu.edu.tw/files/archive/314_4517799b.pdf,如有任何問題,請洽研發處承辦人員連繫。
四、研發處目前至少有教師社群,以及每年辦理的「科技部計畫申請說明會」,協助老師申請計畫。請大家留意訊息,或時常致電研發處承辦人員。
另外一點真心建議:以後若有行政單位能回答的問題,建議直接詢問單位承辦人。研究、計畫、產學要問研發處;教師教學相關及教師評鑑則可與我們教發中心連繫;升等要問人事室。有時老師自行解讀,結果與事實有偏差,卻變成同儕之間經驗流傳之事,建議直接與業務單位連繫最為直接。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