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1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跨域培力 ‧ 品保創新   >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   行動方案二 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110-2因材施教實驗課程補助(執行期:111-1)

110-2因材施教實驗課程補助(執行期:111-1)

計畫年度:111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跨域培力 ‧ 品保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執行措施: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2-08-01 ~ 2022-11-30

活動地點:佛光大學

主持人:牛隆光主任

參加人數: 7

活動目的

課堂中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因此老師們常面臨如何「因材施教」的挑戰。近年教育部鼓勵老師們透過混成教育、PBL(問題導向學習)等各種不同的創新教學方式來授課,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跨域自學能力與學習動機、以學生為導向或實踐因材施教的創新教學方法,辦理因材施教實驗課程補助。

活動流程

徵件期程:111年04月26日至111年05月26日

執行期程:111年08月01日至111年11月30日

結案日期:111年11月30日

 

110-2學期共計10案申請,經由111年6月22日「教學創新推動小組會議」,會議決議通過補助共計7案,補助課程如下:

序號

課程名稱

申請人

服務單位

1

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

田運良

中文系

2

普通心理學

周蔚倫

心理系

3

語文教材與教法

林以衡

中文系

4

遊程規劃與設計

陳志賢

管理系

5

網路行銷

曲靜芳

經濟系

6

國際政治經濟學

陳鴻章

公事系

7

文學與電影專題

張瑋儀

中文系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一、田運良老師 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

 

1.執行類別: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除循序傳授已形定的教學計畫期程外,另以此案規劃之實務帶入「美編一座書之疆域︰我書冊我設計」,以所學之編輯出版的專業適切運用,且逐週規劃如下︰

(1)第1週     

1.簡報此專案之目的、題旨、執行方向、預期成果與配合課程內容之共時程。

2.編輯、出版工作概況介紹。

(2)第2-5週   

1.創意落實:專題企劃與出版方向訂定。

2.資料的選編原則與採訪、標題、內文寫作技巧。

3.學生逐一報告其所搜尋的特色書籍的獨異處,並說明其重點與亮點。

(3)第6-9週  

1.編輯練習:改寫、審稿、下標題,練習校對,培養文筆及編輯人的敏度。

2.版面設計、構成、圖片選用、色彩學與美編。

3.【業師講座】邀請米昂設計公司視覺設計總監黃于倫,以個人電腦之powerpoint軟體,帶領學生實作封面設計與美感構圖訓練。

(4)第10-11週 

1.電子書、多媒體數位閱讀等新興媒體之探索與運用。

2.各式出版品、發行與經銷通路概況簡介與實際經營。

3.出版下游的行銷企劃與廣告媒體策略運用。

(5)第12週 

成果總整理,編輯出版成專冊。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美編22座書之疆域:「我書封,我做主」美編設計成果》專冊。

(2)建議:

文學應用學程之「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課,本學期獲「因材施教」教學計畫專案,一路逐週的出版認識、編輯學習,日前邀來業師米昂國際設計視覺總監黃于倫蒞校帶領著新一班同學逐序步驟「美編設計排版」之實境教學,其課堂上,同學就著NoteBook、積極把握住滑鼠,循著講師示範解說、跟著大螢幕的顯示操作演繹,「我書封,我作主」之題,編全封面五區塊、排特色構圖的學習作業規範,開版型、設標線、下彩圖、取書名、置效果……,甚至還創想規劃了自己的出版社之名,自主佈置著「書之疆域」之全版封面的壯美……課前終於趕印出書封美編作業之《美編22座書之疆域:「我書封,我做主」美編設計成果》專冊。課堂上翻開專冊、循著目次,逐序點著名,一一雙手奉上專冊、親向每位同學致謝。我們一起勇敢做主、創意建構,二十二座同學的青春創編的美學書之疆域,澎拜鏗鏘光榮入冊。

 

 

二、周蔚倫老師 普通心理學

 

1.執行類別:差異化教學、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1)第一階段:搭配課程章節內容的英文短篇文章導讀作為引導,由學生自行認領其中一篇文章翻譯成中文,由教師及助教協助批改、輔導,並讓學生們彼此參考翻譯作品。

(2)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翻譯完成後,進行兩小時podcast (廣播自媒體)教學訓練,學生將文章以口語化的方式寫成講稿,並錄製成五分鐘內的音檔(可單人、可雙人進行)。

(3)第三階段:由助教和教師協助,擇優將學生們的成品建置成師生共創之podcast (廣播自媒體)平台《五分鐘心理學小知識》,目前共14段音檔內容。已上架於soundon (託管及展示平台)以及spotify、Google等展示平台,電腦版本請點擊下列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show/5eDSMmWGxJIQzAI4qIYUv5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已申請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教學意見調查回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平均達4.76分。

(3)其他具體成果:師生共創之podcast (廣播自媒體)平台,目前共14段音檔內容。已上架於soundon (託管及展示平台)以及spotify、Google等展示平台,電腦版本請點擊下列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show/5eDSMmWGxJIQzAI4qIYUv5

(4)建議:

本計畫結合心理學知識科普及集體podcast (廣播自媒體) 的創作,來提升學生閱讀專業英文以及轉譯成既不失專業又能具生活化語言的表達能力。以上設計希望兼顧心理學知識學習、專業英文練習以及科普表達能力,結合podcast (廣播自媒體) 的創作期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計畫的成果同時也能讓未來的學生繼續沿用,促進專業英文的理解和信心。

 

 

三、林以衡老師 語文教材與教法

 

1.執行類別: 差異化教育、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1)本課程思考「學用合一」、「文學應用」等問題,故「語文教材與教法」,雖看似針對師資培育而開設,但實踐於本校與系上的整體規畫,卻有不同的意義。

(2)以現實層面而言,近年來師資供過於求,流浪教師的問題已是教育界多年的沉痾問題,至今無法解決。而觀察本系歷年就業取向,畢業後若投入教職者,又以安親班、補教業為大宗,雖說不是進入義務教育體系,但畢竟也與所學能夠結合,而能在學生課後給予專業能力的輔導,此點也成為本系開設此門課的主要用意:學生就算進入義務教育師培行列機會較小,但無論身在補教界或課輔班,仍有必要了解文學/語文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3)其次,配合翻轉教學概念在台灣已行之有年,但,若由學生的角度思考,老師到底要具備什麼樣的思考、想法,乃至於教學內容的設計,才能達成師生共學、並研發出新的教學方法呢?透過分組討論、實際教學現場教師經驗的分享等,既是刺激學生共學、共思的研究動機,也是希望學生能體會,成為一名教師,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4)最後,從做中學、建構教學情境等,亦為本計畫執行的重要步驟,所以,學生在共思、共研教學方法後,透過試教,將其演示於課堂中,從中積累實際課程上可能發生的狀況,亦為檢視學生共思、共研的教學法,是否能落實的方法。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申請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發展新教案:以雲端連結QR碼展示。

(3)建議:

本課程針對過去、現有或流行的教學方式進行演示、評析與研究,從中思考是否能演化成為更適合於文科教學的教學法。本學期與學生共思,是不是能有更適合發揮於語文、文學教學上的教學法?如何在現有的教學法思維下,能有更創新的方式進行語文、文學的教學?如何在修課學生缺少教學理論的基礎下,透過演示、實驗的方式,設計出合適又帶有新意的教學方法?人的創意與思考無限,可實際執行。呼應本校教學型大學的規畫,可於此課程以語文為主題,進行教學法的考、創新與研發。

 

 

四、陳志賢老師 遊程規劃與設計

 

1.執行類別: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場域教學

2.執行方式:

(1)發展創新教材:

本課程針對遊程規劃證照考試以及授課內容,藉由GOOGLE表單,設計並實施了五次的遊戲式搶答教學。並中,前四次是針對學科內容,日期分別10/20、10/27、11/3、11/10;最後的第五次則為12/22術科之模擬考。每次的遊戲式搶答結束後,老師將在教室立即頒獎給同學,學以達到立即激勵的效果。有關活動之頒獎以及遊戲式搶答之GOOGLE表單。

(2)舉辦2022宜蘭遊程設計競賽:

競賽辦法之活動日期與地點:

A.線上報名期限:即日起至2022年10月25日(二) 23:59截止。

線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X3jgD

B.資料繳件期限:2022年11月6日(日) 23:59截止。(以郵戳或email日期為憑)

C.公告複審成績及決賽名單:2022年11月15日(二)公告於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官網。

D.成果發表會: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13:30)。地點:佛光大學雲起樓102教室。將可藉由競賽的平台,互相觀磨學習他校同學之學習成果以進行標竿學習。並使同學們由課程學習者的色轉換為分享者的角色,得以公開展現同學之學習成果,也可提昇同學之自信心。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申請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發展創新教材:GOOGLE遊戲式表單。

(3)教學意見調查回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平均達4.82分。

(4)其他具體成果:舉辦2022宜蘭遊程設計競賽。

 

 

五、曲靜芳老師 網路行銷

 

1.執行類別: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以18週課程拆分成3組區間以完成上述3項網路行銷主題,細項說明如下:

(1)第1~6週
配合上課課程主題完成探討科技對於現代人生活的影響,說明科技的進步對於行銷產業造成衝擊,網路行銷的種類很多,有電子商務等等,老師引用1~2個實例向同學們說明,再與老師討論後成形,最後再進行訪談,確認初步自學學習成效。
(2)第7~12週
藉由同學深化對個案分析的印象,老師配合課程主題完成發想自訂品牌與目標客群的發想,在藉由資料搜尋的方式加上消費者線上行為的分析,一路創建自訂品牌介面或網站。並在結合品牌元素中,經過不斷的修改或增加詳細內容,使品牌完整性提高。
(3)第13~18週
結合各項設計思考學習單實作(5個為什麼、人物誌、顧客旅程、同理心地圖等)完整設計出自訂品牌結合網路行銷的網站或介面,並觀看廣告-記憶裡的紅氣球影片,以利同學完成設計思考所有步驟,並強化網路行銷使用於自定品牌的實務觀念。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申請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發展創新教材:人物誌學習單、顧客旅程、同理心地圖。

(3)教學意見調查回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平均達4.93分。

(4)課程週記:

A.111年11月23日(5個為什麼?):

a.老師講解設計思考的五步驟(同理心、釐清+定義、發想、原型、測試+驗證),舉出實例個案(價格、商品),5W問題,設計出夢想藍圖。

b.請總共15位的同學在學習單寫上所選擇的品牌進行「5個為什麼?」的發想,每位同學定的主題不一樣(服飾店、化妝品店、寵物店、玩具模型店、咖啡店等等),進行探討與思考,每位同學都認真填寫。

c.講解大綱與各單元主題,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與型態、問題察覺、資訊搜尋、方案評估、購買與購後行為。

d.老師點出同學寫在學習單上的內容,有哪些部分可以再進行修改或增加,請同學在內容可以在寫得更具體一點。

B.111年11月30日(人物誌):

a.老師講解同學們已完成「5個為什麼?」的學習單內容,其中有2位同學被老師點名有需要再修改的部分。

b.老師利用人物誌的發想,去抓住自訂品牌的顧客群。老師以日文學習為例,開設一間日文補習班顧客-王小美,去發想人物誌(職業、收入、需要日文的原因、喜歡日文的原因等等),讓同學以自訂品牌去思考一位假想顧客,並寫在人物誌學習單上。

c.人物誌發想的同時,老師講解問題察覺,透過實例,闡述實際狀況、理想狀況,差距產生的問題。

d.同學們在填寫人物誌學習單時,踴躍和老師討論,讓人物誌的內容更加豐富完整。

C.111年12月07日(人物誌-心智圖):

a.老師講解資訊搜尋來源(內部搜尋和外部搜尋),並舉例如各類廣告、消費者團體、親朋好友,這些都是生活中資訊的來源之一。

b.影響消費者外部搜尋因素有市場、產品性、消費者及情境特性這四大類和利益及成本有關連性。

c.請同學針對上次所寫的人物誌進行心智圖聯想,當假想顧客在面對品牌進行消費時,會有甚麼考慮因素。老師以日文學習補習班示範,可能考慮到的層面有師資、費用、上課時段等等,請同學寫下自定的主題及內容,畫下心智圖。

d.老師在同學撰寫的過程中,會點出可以更加明確畫出心智圖的方向,學生們也踴躍向老師提問。

D.111年12月14日(顧客旅程):

a.顧客旅程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顧客體驗。而顧客體驗又分為購前階段、購買階段與購後階段。在整個顧客旅程中,每個階段都存在著許多接觸點,而且顧客旅程是個不斷更動的動態過程。

b.老師講解顧客旅程地圖是一種將顧客旅程視覺化的方法,透過圖形、流程步驟來描述顧客使用產品或服務時,顧客所擁有的主觀感受。讓品牌可以透過顧客的感受去改善自身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

c.老師請同學利用便利貼在顧客旅程地圖上寫上接觸點,並詳細說明其內容,使同學們可以站在顧客的立場去發想自定品牌所可能缺失或需要改進的部分。透過顧客旅程,可以讓同學們更加強化自訂品牌的方向及內容。

d.老師也請其他同學分析,假設成為其他品牌的客戶,會有怎麼樣的顧客體驗,同學間相互探討,進而更加豐富自身顧客旅程的接觸點內容。

E.111年12月21日(同理心地圖):

a.同理心地圖是用來理解人物誌所處的狀況或情緒的方法之一。它有助我們在分析目標或設計行銷策略時,擁有更具體的概念,同時縮小品牌對目標人物的認知落差。

b.老師講解同理心地圖,首先要設定對象(在中央的臉上寫下名稱或簡單描述),接下來列出因素(將目標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哪些資訊,有甚麼感受與想法全部列出並整理)。

c.老師利用最後一個同理心地圖來完整學生們的自訂品牌。經過前面一張張的學習單,同學們更加確認自己鎖定的方向,寫同理心地圖時更加得心應手。

d.老師說明期末報告,請同學繳交自訂品牌的介面或是網站,上傳到數位學習平台進行期末報告繳交。內容須有:品牌名稱、品牌定位、5個為什麼、人物誌、心智圖、顧客旅程及同理心地圖。

 

 

六、陳鴻章老師 國際政治經濟學

 

1.執行類別: 差異化教學、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如計劃書所提及的該課程採取專案模式進行,在表定的課程進行當中,就採取專案導向教學模式,一方面授課教師會在課程當中帶領同學們針對特定議題,進行討論與資訊的收集。另一方面,也陸續安排專業人士進行實務的分享與教學,一共三場。此外,也安排了一場主題專案設計實作,以及主題成果發表。以下,分別針對這幾場實務專題,進行簡要說明。

(1)勞動契約專題:

在國際政治經濟當中,移工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主題,這個部分有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與工業發展落差,進而發展出人力資源的跨國移動,以及一系列的人權與勞動關係課題。針對這個主題,我們邀請了陳彥旭律師,與同學們進行勞動契約的專題課程。這一場勞動契約專題課程,是在德香樓二樓的授課教室進行,主要是由執業律師陳彥旭主講。整個課程的進行,是以模擬勞動契約簽訂模式進行,並非如傳統授課模式,全由主講者講授。透過這個專題課程,同學們可以實際體驗,職場勞動契約簽訂,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所會衍生的相關法律課題。當然,配合陳律師的專業講解,以及授課教師進一步與國際政治經濟的移工議題說明。同學們可以有實務性的體驗,以及更為深刻的瞭解到,移工可能要面對的處境。

(2)外交與僑務專題:

除了移工與勞動契約專題之外,外交與僑務專題,是一個我國特殊外交處境下,相當之實用的課題。在我國所能扮演的國際政經角色當中,正式外交關係拓展並不容易,所以僑務是我國結合經貿能量,進而拓展實質外交關係,相當重要的一個管道。這一場外交與僑務專題,我們邀請到僑委會科員洪松男先生,來幫同學們講解僑務拓展的實務,以及在現有的國際政經環境下,僑務工作拓展的方向與效益。這一場專題課程在德香樓一樓會議廳進行,主要是讓同學們了解到,我國所處的外交環境當中,僑委會的相關業務,以及結合我國的經貿實力,以及海外僑界,如何拓展實質的外交關係。當然,透過這個專題課程,同學們也能進一步將所學,嘗試加以運用。同時對於未來的職涯目標,一方面拓展視野,另一方面也更為了解公務體系。相信在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上,這樣有實務性質的專題課程安排,是能夠讓同學們除了國政經理論的學習之外,也有實務性的學習與開展。

(3)海外商務與外交空間拓展專題

公部門的僑務與外交之外,我們也安排有東南亞海外商務經營經驗的張阜康系友,進行海外商務經營實務與外交空間拓展的專題課程。張阜康系友有五年以上在緬甸常駐以及實務的商業經營實戰經驗,同時也相當熱衷於協助政府推動外交空間的拓展。在這一場專題課程當中,阜康分享了海外商業經營的特質,以及如何克服文化、商業環境等的差異與自我成長過程。當然,如何協助政府拓展外交空間,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熱情,更是課程參與同學們,所感到好奇與想了解的。同樣的,這一場專題課程也是在德香樓一樓會議室舉辦。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申請112「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教學意見調查回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平均達4.82分。

(3)建議:國政經課程有一定的學術性,所以對於學生而言,會有較容易出現,過度理論化,以及學習上的困擾問題。在這一學期的採取專案化教學模式進行課程,並且配合相關實務專題、實務提案製作,以及發表課程的規劃與操作。我們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同學們除了理論的學習之外,更有實務性的操作。實務性操作的授課模式引進,也大幅增加了同學們的學習樂趣。所以,在後續的開課調整上,我們認為專題、實務,以及可以讓同學們操作的課題帶入,確實是一個可以讓課程加值,同時也增加同學們學習興趣的作法。當然,必須強調與注意的是,在實務性議題導入的過程中,如何一定程度上能夠兼顧到國政經理論的框架完整,盡可能避免知識體系的零碎化,是授課教師必須隨時注意的。此外,實務講師的邀請、專題實作課程的導入,均需要一定的教學資源支持,這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爭取的部分。

 

 

七、張瑋儀老師 文學與電影專題

 

1.執行類別:差異化教學、創新教學、自學力培育

2.執行方式:

透過本計畫進行「理解—反思—行動」的課程框架,於「文學與電影專題」課程中,帶領研究生藉由各種議題的討論,逐步建立同學的邏輯概念,除了基本能力之外,同時培養核心素養,並且習得理論與文本的相互對照與驗證,以求真的的精神進行論文寫作。藉由分組討論與同儕間的互助合作,找尋相關文獻及數據,增進跨域連結的研究能力。

3.具體成果及效益:

(1)申請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 

(2)發展新教案:「電影文學之文本探討與生命連結」;說明:本課程運用PBL

問題導向、ORID引導問答等方式,幫助研究生學習相關文獻材料的應用,對於研究方法的確立及數位教材的使用能力得以提升,藉由本計畫的訓練,提升同學對於研究方法的學習更加進步,活化學生對於文本及參考文獻的判讀,更具理解能力,藉由此次的成果,同時發表於第四屆生命教育教學教案研討會。本計劃解決了課程教學現場所遇到之問題,運用課程進行期間的經驗與反思,規劃各種教學情境的設計,針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於教學場域設計創新的教學方式,並以焦點討論法融入既有的論文寫作中,教案之發展成果發表於2022年12月24日「佛光大學第四屆生命教育教案研討會」。

(3)發展新評量工具:評量工具名稱:「影像文學之圖像思維分析尺規」;說明:文學與構圖空間概念是具體刻度,然而人文空間感受卻是抽象的心理感知,故將設計空間被質化的感官式論述評量工具,通過情意描述的關鍵字詞頻,分析文學性數位化感受力的相對程度。

(4)教學意見調查回饋(滿意度及學習成效)平均達 4.7 分。

(5)其他具體成果: 教學研究論文1篇、教師社群2個、教學分享3場。

(一)教學研究論文1篇:為了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除了課程中指導研究   生藉由資料的建構、研究方法的確立,透過分組討論及同儕相互合作,建構出論文章節,培養同學具備跨域的自學能力。同時以課程之教學經驗,撰寫論文一篇,投稿至具有審查機制之學報,並獲得審查通過及刊登。

(二)教師社群2個:申請人本學期籌組兩個教師社群,包括校內異領域社群—教學策略精進社群,及校外同領域社群—東部區域基地跨校教師社群—中文閱寫評量尺規發展社群召集人。

(三)教學分享4場:舉行4場教學分享,分別向高中端教師、系所教師等提

供研究經驗與成果,期待與學界同仁共同精進,通過計畫申請以發展教案、創新教材、發展評量工具,集同儕建議以活化教學。

(6)建議:本計畫解決學生於課堂中學習態度不佳所產生成效不彰之問題,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從教材運用到教學方法創新等面向,都做了相應的改變,舉凡教材選本及教學課程進行實地踏查,讓同學實際參與以引發學習動機及興趣,解決研究生在課程中「學習態度的偏失」進而造成「學用落差」的根本問題,提升同學對於學習新知的興趣,加強閱讀的作品有效轉化為寫作的養分,強化書寫內容的多元與充實,提升學習成效,解決教學現場的難題。未來的規劃當以培養學生自信心、連結力和責任感為方向,以落實本校中長程發展計畫之跨領域人才、符應院系具人文關懷之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正向的學習態度,進行差異化教學、自學力培育,提升學習動機、培養跨域能力,並促進學生之人文關懷意識,使同學能夠在理論知識的架構與實務撰述的配合下,養成獨立學習、思考、寫作的能力。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