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   行動方案一 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中文主題化工作坊】島嶼上的餐桌:臺灣飲食文學之流變(10/27)

【中文主題化工作坊】島嶼上的餐桌:臺灣飲食文學之流變(10/27)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子計畫 :子計畫三 通識修業博智惟雅(1-3)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一 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執行措施:加值改造語文活化(1-3-1)

執行單位:語文教育中心

活動日期:2021-10-27 ~ 2021-10-27

活動地點:雲起樓216教室

主持人:張懿仁老師、吳亞澤老師

參加人數: 33

活動目的

本活動為了強化學生中文基礎能力的廣度與深度,並結合佛光書院精神及博雅教育之相融,培養表達與思考、書寫能力,進而達到高教深耕計畫「深化中文閱讀與書寫能力」的核心目標,本工作坊藉由臺灣現當代飲食文學之中獨特的文化面貌,帶領學生享受其中,透過臺灣現代飲食書寫之歷史介紹、流變及書寫題材、作家之認識、文本賞析、分組討論及對話,咀嚼品嘗人生各種滋味及臺灣食文學之深厚底蘊,以擴展多元文化視野及增進人文素養。

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島嶼上的餐桌:臺灣飲食文學之流變以核心主體,分為三個部分講述及討論。
一、 飲食文學及書寫之定義和內涵:
先秦告子言:「食色性也。」吃喝本為天性,也是滿足生理及心理需求。臺灣古諺也說「富貴三代,才懂得食穿」這些都發現「吃」在先民觀念中的重要。飲食是一種既悠久又深奧的文化,雖然文人們一向視它為小道,然而卻滲透在養生、經濟、社交、倫理、娛樂、政治、審美各領域中,被賦予很大的文化意義。臺灣近年的飲食書寫蓬勃,藉由對飲食文學及書寫的重新定義,包含飲食的感官層次、心理感覺、情的滋味、文化觀察等,引領同學認識及瞭解其豐富的意涵,顛覆過去人們誤解飲食書寫=食譜的刻板印象,開啟對飲食文學之興趣。
二、臺灣飲食文化的DNA:講授內容方面,由於臺灣在政治、社會及文化之組成,為多元化之匯集地。所以,飲食文化方面,歷經荷蘭、西班牙、明鄭、清代及日本統治時代,各族群之交會形成集結閩南、客家、西方、日本飲食。所以廣義的臺灣料理,經過歷史的變遷,從最早期的臺灣原住民料理、荷蘭及西班牙殖民者文化、到清治時期漢族閩南、客家人的料理,日治時期的日本料理與引進西方料理等基礎融合而生的「混血」文化,加上1949年,國府遷臺後,來自中國大陸大江南北的各菜系及再生美食聚集臺灣,形成了當今臺菜的文化基礎,根據相關講解與說明藉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能作為後續認識臺灣飲食文學之根柢及歷史認知。
三、帶領學生熟悉現代飲食文學書寫緣起及發展,其背景歷史時間分為播種期(1949~1967)、萌芽期(1968~1986)、成長期(1987~1999)及盛開期(2000~至今)為討論中心,來認識每一階段飲食書寫之內容、特色及創作走向,包含對飲食典故的考證;對過往生活之懷舊;個人情感的寄託;描述烹飪製作與對美食之感受;對飲食及周遭產業的書寫及記錄;漫遊者的飲食隨筆。說明臺灣現代飲食文學書寫之豐富意蘊,進入飲食文學的脈絡中,認識自我文化及歷史,促使個人對飲食書寫的表達有更豐富的聯想。最後,介紹臺灣現當代著名飲食書寫大家,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提高,飲食書寫漸成主流,臺灣文壇的飲食作家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不少名家紛紛跨足飲食文學,這裡介紹唐魯孫、林文月、焦桐、朱振藩等人,藉由這些名家的文章及書寫向度,一探臺灣「飲食文學」的精髓及成果。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質化回饋
本次演講中最感興趣的議題與相關回饋(選摘)
1. 我覺得在這次內容可以聽到飲食不只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而已,它更多的是一種紀錄,從古至今有多少飲食流傳到現在早已失傳,成功保存下來的又有多少是維持以前的味道,瞭解飲食甚至可以豐富文章中對事物的形容。
2. 今天的工作坊主題是飲食文學,老師介紹了臺灣飲食文學的流變,包括閩客各族群的飲食習慣,另外,老師也介紹了多位飲食文學作家,例如:林文月,都非常有名,他們的作品大多都有看過。
3. 今天的酸甜苦辣─文學中的飲食之味課程,聽完後,我對飲食文學有更深入的瞭解,也產生一絲興趣,未來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可能會更認真、用心品嚐,體會其中滋味,寫成文字紀錄。
4.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美食國度的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覺成為一位吃貨,煎、炒、燜、燉、炸、煲、烤、滷、涮,烹調食物的方式多樣,最終追求色香味俱全。
5. 「人吃,是為了活著;人活著,不是為了吃。」梁實秋如是說。他把文化、人生、美食的思考灌注到了散文之中,不僅會吃,還會思考。
6. 今天這場講座讓我們更瞭解飲食文學,飲食是文化、品味的展現,更是從食材挑選、製作、裝盤、食用、退場等,蘊含文化訊息。
7. 吃飯皇帝大,人每天都一定要吃東西,食物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空氣那般不可或缺,但人是一種不會滿足的動物,從一開始有東西吃就好,到後來慢慢進化成注重食物的品質、吃得有質感,飲食還發展出飲食文學,將食物型態與內容合而為一,強調透過飲食發現真實的情感。
8. 臺灣的飲食有很多歷史,種類也很多,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食物引進臺灣,另外也有很多關於飲食的文章,這些都令我很感興趣,想多更加瞭解飲食。
9. 今天的上課內容令我對飲食文學更加瞭解,以後在吃的同時也能知道背後的意義,在創作文章的時候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也可以透過飲食瞭解到一個地區一個種族的歷史和習性,在閱讀文章時也能更加感受到作者想表達什麼,讓我們能與作者一同感同身受,在寫作的時候也能透過古人的飲食文學去增進自己的寫作技巧。
10. 人沒有吃東西會去世,所以吃是很重要的,飲食文學的存在造就了許多文學上的進展,在飲食上用文字去表達也是一種藝術,甚至是形容做菜的過程都可以很美。
11. 聽完這堂課後,讓我對於飲食上的描寫有更多的詞彙能去書寫,也瞭解到客家的四炆四炒,還有很多臺灣的小吃是許多地方飲食合併的結果,甚至有些臺灣的小吃用別的地區命名,例如:溫州大餛飩、四川牛肉麵,但卻都不是在當地命名的,而是在臺灣被發明出來的。
12. 民以食為天是古之俗諺,食物從溫飽人類的角色,再到藝術的精緻等級,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漸富裕,食物在餐桌上的變化,乃至於食用進人體後,對於生理的變化,在現今社會中,不斷地追求更精緻的食物,產生的種種不良影響,或當停下,返璞歸真,是為值得發人深省。
13. 深入知曉這些日常入口之食背後的歷史,即可在日後閱讀文本亦或書寫中,能更加的理解和提升風貌、情感等的能力,特別是在未有吃過的經驗,若是已有食用經驗下也能有另一層次的領會,在表述寫作中也能因為有深入的瞭解而呈現給讀者更好更正確的體驗。
14. 臺灣諺語:「富貴三代,才懂得食穿」、「一食二穿」、「食在身、穿在面」可知,「吃」在先民觀念中的重要。
15. 具體描寫所吃到的美食,在吃的當下所感受到情緒,在觀看美食時,心靈層面的感受,這一層一層的感官體驗,利用文字去書寫,將其表現得生動,讓讀者更能身歷其境!
16. 我覺得每一個國家的美食,都是讓我們認識一個國家的開始,而臺灣飲食都有當地特色,有些地方因殖民,也有歐洲的美食。
17. 「臺灣飲食DNA」最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之前有看一些古裝劇,都會看到一些宮廷菜,會讓我食指大動,也會去研究那些菜色是如何做的,還有現在很多平民美食,像是牛肉麵,我一直以為是中國傳過來的,現在聽完課才知道原來不是,是臺灣原本就有的。
18. 飲食文學的歷史有很多題材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之前有讀過一些鄉土文學,其實有些與飲食文學都有相關,且我們的生活與食物息息相關,如果能透過飲食文學去瞭解其中的意義,吃起來也不會食之無味;做菜的時候也是,如果從種菜到做菜都是自己親手做的,那麼在寫作上更可以描述其心境。
19. 對我來說較有特別感觸的主題應該是老師在介紹許多異國料理背景的議題,像甜不辣其實是天婦羅,而且是先從葡萄牙傳到日本,再從日本傳到臺灣,也好比很多食物是臺灣本地的人發明的,只是因政治、戰亂而流傳至那邊,在這一堂課真的改觀許多,煥然一新的感覺。
20. 上了這一堂課讓我瞭解臺灣食物文化的歷史,在未來如果需要寫相關臺灣食物文化歷史文章,可以有較多資料去書寫,也可以在未來煮菜給家人朋友吃,介紹相關的文化與食物的故事。
 
量化回饋
       本次參與聽講的同學總共有33人,然經過大致上瀏覽問卷的滿意程度以及關於主軸計畫的問題,以下統計(滿分皆為5分):
1. 活動的討論議題是否多元:4.7
2. 活動的討論議題是否生活化:4.8
3. 是否有助於提升中文閱讀或寫作能力:4.8
4. 是否有助於促進多元思考能力:4.8
5. 是否有助於拓展中文視野:4.8
從此可見本次演講的成效顯著,也給予同學們許多新知。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