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   子計畫二 書院生活明德惟馨(1-2)   >   行動方案二 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雲水書院】夢一直都在─大學與海外求學經驗談

【雲水書院】夢一直都在─大學與海外求學經驗談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子計畫 :子計畫二 書院生活明德惟馨(1-2)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執行措施: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執行單位:佛教學系

活動日期:2021-11-02 ~ 2021-11-02

活動地點:N117教室

主持人:曾稚棉

參加人數: 教師:1人, 學生:36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本講座為雲水書院主題「為未來而學」第五場系列講座從學習態度之自我建設開始,開拓學習態度的廣度,透過他人的經驗,奠立基本觀念:研究生的解行並重。邀請林欣儀老師,分享其在高等學府求學乃至留學海外的經驗,以過來人分享其喜歡佛學研究的歷程,同時,分享其國外母校的佛學研究風氣,甚至如何突破語言障礙,或許也可激發同學將來也能到海外深造或交換。

活動流程

一、佛教學院研究生學會會長知文法師介紹講師
二、知文法師與佛教學系林欣儀教授對談

三、問答時間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一、滿意度統計:

1.主題規劃的「整體滿意程度」。平均分數:4.33

2.活動內容的「整體獲益程度」。平均分數:4.3

3. 有助於我對這次活動重要指標-「為未來而學 」有提升的幫助?平均分數:4.33

4.此次活動之議題-「為未來而學」的內涵獲益程度為何?平均分數:4.3

 

二、學生心得回饋諸如:

學生A:

回過頭想想我自己的夢想,我夢想成為音樂製作人,我很慶幸,慶幸我身在科技發達的年代,不需要付出比以前大量的金錢就能學習這項專業,我更慶幸可以聽到大量令人垂涎的音樂歌曲。

我聽到老師說,一輩子除了賺錢花錢難道就沒有更重要的事情了嗎?我恍然大悟,在這個年代我們是不是被金錢綁死了,任何事情都講利益,只要沒有利益我就不做,甚至去貶低,也突然明白,人與人的感情是多麼的重要,以誠相待是如此的關鍵,這個世界上,真的只有感情能戰勝利益。如果我們能帶領大家將「利益」這種習慣改變,每個人都將發揮他本應發揮的價值,世界將有不一樣的發展,雖然在這個利益的時代生存很困難也很容易,但我絕對不會放棄我的夢想,就算我因此窮困潦倒,我心中的音樂魂依然不滅。

學生B:

這次的講座我覺得很特別,因為第一次參與小參形式的講座,跟以往尋常的講座有不同的體會,我覺得不管是哪一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各的優缺點,並且每個老師教育方式不一樣,如何從中吸取知識,也是需要學習的地方,從這邊我發現看似普通又平凡的教育,實則不容易又有些深奧。

在講座中學到很重要的兩點:第一點是不逃避做不好的事,勇於面對它。老師說她遇到做不好的事時,會想去面對它,把它做到好。在人生中常常會遇到不擅長、不熟悉的事,如果這時候直接選擇退縮,很容易什麼都學不到,雖然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常常會遇到挫折、失敗,但是過程中學到的經驗、知識都會是自己的。第二點是,有一個大目標的話,可以先從小目標做起,慢慢地達到最後的目標。像是老師為了出國留學,即便不喜歡寫書評,也積極的撰寫書評,最後成功的出國留學。很開心能參加這次的講座,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同時也收穫滿滿。

學生C:

以雲水小參方式來導入;會讓人有較輕鬆的氛圍,不會流於教條式的演講。但林老師所說的,對話可以產生知識。此時就想起了因緣所生法;檢討自己累生來不用功精進的成果就在此生展現。老師的成長背景與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從小來自基督教家庭,但我很感謝我的成長環境,給了我們與眾不同的自由與民主。

從老師的人生經歷中去看生命,究竟是可規劃的嗎?真的能和規劃一樣的去完成嗎?從老師的身上真的是看到了無常與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例子。但如果沒有之前的人生規劃及努力,可能也無法隨機緣而安棲於良木枝上了。人生的每個樣貌都是好的,不論好與不好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經驗,因為那代表我們存在。當我們存在時將會有無限的可能,最起碼我們擁有了體會的機會,也擁有了成長與創造的機會。我們擁有享受生命與生活的任何改變性,全憑我們的自我努力與投入的因。

學生D:

我聽到求學路上的幾個重點:第1點,要有所求,有所求就會有熱忱,會有求知的慾望。

第2點,遇到辛苦的事情不要逃避,要勇敢去面對,找到自己的方法去克服去突破難關。

第3點,佛教是一種生命態度,它不會如其他宗教一樣,要你怎麼做才能把一切獻給那個唯一的神,佛教更多的是讓人探討自己的未來。

第4點,有問題,那就去問,自己有時候是找不到答案的,當找不到的時候,那就問吧。

學生E:

在這段演講中可以體會到,做研究的辛苦歷程,以及堅持的理念。我在高中時媽媽本來要送我去日本京都大學念書,但是後來我選擇出家了,因為這場演講,又激發起去海外求學的心願,就算沒念書,也會再次想去國外學習。老師說:未來想做某件事,但是過程中一定會有幾個點是比較辛苦和乏味的,我覺得,現在的佛教確實可以跟社會連結,並且創新發展。就像今天林老師所談的,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熱枕努力。

學生F:

今天聽老師的分享自己覺得很有心得,作為一個留學生,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語言、風俗習慣、環境、飲食等的問題,我們要具備適應的能力才能度過日子,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生活中還要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如果我們沒有內心的能力,那麼恐怕會被一些外緣牽著走。

我現在還是一個大學部的學生,看到研究生們的學習研究我都很羨慕,為什麼呢?我知道做研究的人是很辛苦,有時候沒辦法跟別人溝通或者講出自己遇到的難題,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來閱讀,參考資料等,每天都覺得很壓力。不過在辛苦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熬過了之後,那麼結果就會滿你的意願。

很感恩研究生的學長們辦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有機會接觸、了解老師們,然後師生之間的談話能夠從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從老師所經歷的經驗、意志等傳給我們一種奮鬥的力量,是很實用的。感謝今天老師的分享,也感謝研究生的學長們用心為同學辦這個活動,讓佛教學習的每一個分子都增加自己的知識。

學生G:

生活上的痛都是自己的擔憂,感覺痛就去面對痛,就是面對問題,當面對問題不自覺的就會衍生想法,跟人討論也會有不同意見,面對痛並不是壞處,反而能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正面的能量很重要,如果善用時間獨處時會有很多發想,也可能在獨處中認識自己。當年輕時的環境轉換至自身才學有一定標準後,整個人的感觀跟想法都會不一樣,而那時候當自己身歷其境才會知道要讓人精闢的清楚一件事情或者論點,我們都必須更專精的去提出更多的論點來解釋跟表達,那時才能稍微體會充實自己本身的重要性。

雖每人感知不同,但佛教的信仰文化讓人感到溫暖,現在所說的人文素養其實背後充滿很多的思辯以及各種涵養,在佛大佛學系真的能消解本身的傲慢心態,因為所遇人,事,物都是非常柔性的,當時刻都感受到週遭一切都是溫暖美好,又能從何處起傲慢心呢……

學生H:

「看看自己的未來想做什麼,由後往前推,做現在的努力」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林老師能夠不斷策勵自己的原因,深深啟發我,很多時候,我沒什麼心力學習,很難靜下心來讀書,想到老師的這個例子,我想是因為我沒有個大目標,所以常感覺沒有動力吧。
在聽這場講座之前,我沒有想過到國外留學或是旅遊,因為自己的語言不是很好,所以應該很難和當地的人溝通吧。當我聽完這場講座,我開始鬆動因為語言不好而不敢去國外的想法,靠著勤能補拙,是能學會的。我發現內心深處的我其實也很渴望有天能到西藏、印度朝聖,當我發現內心的這個渴望後,我就立志一定要把藏文學好。這一場的對談,像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我在林老師身上看到自己正面臨的處境,也看到我可以學習的典範。

學生I:

如何把自己的價值呈現出來?我在這場講座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從老師的人生盡力,我們也多少反省自己,如何完善自己,改變自我更有價值,活得更有意義。我們人生雖然會經過錯誤、迷茫、憂鬱…… 但只要我們有「善心」、「智慧」我們一定會有出路,而在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善知識。因此,我們應該要不斷地結好善緣,存善心,培養自己有如理的思考,把自己的人生照顧好,我們不要為了生存而生存,而要為了一個更有意義價值而生存,其就是「解脫的理想境界」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就能更加精彩了!

學生J:

聽了老師讀書與工作的分享給了我很多啟發。在學習過程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或者確定目標才有動力,促進自己去探索、實踐它。你對問題有疑問,你才有動力去思維,尋找答案。

學生K:

每一場講座都是收益良多的,而且每一位老師講的都是自己所見所聞的,還有就是每個講座都是滿吸引同學的說,他們的講座對於我們來講是在聽一位老師的一生一樣,一生所有的經歷帶給我們,從他們現場說話讓我也有所代入場景一樣。

看到老師對挑戰的態度跟堅持的決心讓我十分的佩服,也是讓我們作為一個學生要學習的東西,就對自己而言,要學會堅持一樣自己覺得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要讓自己有後悔的時候,去盡全力做,讓自己一直在進步而不是一直止步留在同個一地方,為自己的未來去做一個準備,那時候我完全沒有好好的準備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沒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是聽完講座自己讓我自己好像真的有找到想做的事了,所以接下來就是要好好的準備去做,為自己做一個好好的準備。
個人覺得這次的講座收益良多,希望未來有多一些像這樣的與師長對談,也覺得對談也是一門學問,有好問題才會有好回答。

學生L:

在講座中,老師也有說到,大學時她為了讓自己學習英文,她便選修了必須要讀英文書的課,讓自己一定要面對英文,並且老師也說到:「面對做不好的事情不要逃避,而是面對。」我真的很喜歡老師在講座中的這句話,因為有時候我壓力大的時候,面對有些不是那麼得心應手的事情,心裡都會有點逃避,又或是不敢去面對,聽到欣儀老師學習英文的方法,就讓我覺得,自己也應該要以這樣的心態去學習。

老師在講座中也說到:「想像未來來回推現在要做什麼。」我也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我認為,人要有目標,才會有行動力,如果有了目標,就要開始想像說,我未來想要從事這個工作、想要做這件事,那麼我現在就需要做些什麼來去為未來準備,像是如果未來想要出國留學、讀書,那麼現在我就要開始學習語言,為未來做準備,而這句話對於升上大三的我,也是句叮嚀、提點,提點著我,要為自己的未來開始著手準備、規劃。

今天的這場講座,我聽完蠻有感想的,不僅僅只是我坐在台下聽欣儀老師的故事,欣儀老師在講座中的話,也讓我有著深深的思考、感觸,我真心的很喜歡今天的這場講座,也覺得這場講座由問答來進行的方式,非常的好,因為能由學生的角度,來去對老師提出提問,去提出我們所好奇的部分。

學生M:

在老師分享經驗時,讓我覺得很佩服,原來老師那麼厲害,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老師一樣可以在海外及國內求學,老師的經驗及書籍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動力,其實在講座當中,雖然前面有一些小無趣,但後面越聽越有趣,就像吃東西一樣,後面越吃越香,聽這一場講座真的很享受,不僅增加自己的知識,也讓自己在這三年當中讓自己確定自己的目標,這樣學習起來會更有動力,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老師這樣的人。

人生有很多的東西都需要學習,老師的大學經驗對現在的我來說,也很受用,其實現在的自己是很迷茫的,沒有目標,但老師這一次的講座,我真的受益良多,吸收了很多東西,希望這一次不虛此行,人生許多東西也需要學習。

學生N:

我學習到了非常很重要的兩點,一是,不要逃避做不好的事情,要勇敢的去面對它。老師有說到她在自己遇到做不好的事時,會想要去面對它,把它做到好。在人生中常常會遇到很多不擅長、不熟悉的大小事,如果每次都去選擇退縮,是會學習不到東西的,雖然學習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常常去遇到挫折或失敗,但整個過程中是會學習到經驗的、所有知識都會是自己的。二是,如果有個大目標,可先從小的先做起,慢慢地再來達到最後的大目標。老師的講座分享真是給我滿滿的知識真的很棒。

學生O:

這次的講座我覺得很特別,因為第一次參與小參形式的講座,跟以往尋常的講座有不同的體會,有些像電視節目上訪問專業學家的感覺,並且也因為透過這樣的方式對欣儀老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感謝知文法師製做的提問,問的題目都能扣到核心,也是我想了解的部分。
這次的講座中提到知識從對話產生,透過對話,心裡產生想法,進而提問,透過這次的講座,我對老師的看法又有所不同,一開始我以為是個嚴肅正經的老師,但聽完這次的講座我才更了解原來老師以前,跟年輕過的我們都一樣,從讀中文系到研究中國佛教史,雖然從小沒有接觸過佛教,是在大學的時候,因為老師所要求的報告,進而去認識到佛教的文化,也受到朋友的影響,也進入到佛教的領域,老師也在這時候發現,佛教可以深入骨髓的改變人的想法。

我很佩服老師在大學的自主學習,在講座中學到很重要的是,不會逃避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應該要勇於面對它。老師說她遇到做不好的事時,會想去面對它,把它做到最好。在人生中常常會遇到不擅長、不熟悉的事,如果這時候直接選擇退縮,很容易什麼都學不到,雖然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常常會遇到挫折、失敗,但是如果在這過程中把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內化之後,都會是自己成長的養分。
 

檢討與分析:雖然講座談論的學習態度以研究面向為主,但滿意度均達80%,也能帶動大學部學生的學習態度。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