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   子計畫二 書院生活明德惟馨(1-2)   >   行動方案二 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雲水書院】學佛無畏

【雲水書院】學佛無畏

計畫年度:110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學院書院.雙軸教育

子計畫 :子計畫二 書院生活明德惟馨(1-2)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執行措施:書院師生講會共學(1-2-2)

執行單位:佛教學系

活動日期:2021-11-15 ~ 2021-11-15

活動地點:N117教室

主持人:曾稚棉

參加人數: 教師:1人, 學生:21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為讓同學瞭解更多台灣傳統優質的佛學院和代表性的佛教寺院,還有大專院校的佛學社,例如台大晨曦社等,此講座邀請福智的副住持如得法師,打開同學對於台灣佛教概況之視野,並為未來與這些佛學院、佛學社的交流做基礎。同時,也讓同學了解,現代的佛教團體弘化的方向與方式,例如有些團體注重社會人士的參與,例如佛陀紀念館就需要大量專業社會人才,有些寺院也需要能運用現代媒體宣傳的人才或佛學師資。透過更多相關講座,增進學生在佛教發展與社會連結上能有更多元的思考與方向。

活動流程

一、佛教學院研究生學會會長知文法師引言介紹講師
二、如得法師講演。

三、Q&A交流問答時間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一、滿意度統計:

1.主題規劃的「整體滿意程度」。平均分數:4.42

2.活動內容的「整體獲益程度」。平均分數:4.42

3. 有助於我對這次活動重要指標-「為未來而學 」有提升的幫助? 平均分數:4.42

4.此次活動之議題-「為未來而學」的內涵獲益程度為何?平均分數:4.42

 

二、學生心得回饋諸如:

學生A: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講座,不僅讓我們能夠清楚的了解菩提心是怎麼樣產生,更能夠讓我們了解,原來大師是用菩提心來面對所有的一切事情,讓我更能夠體會什麼叫做學佛,行佛。

學生B:佛教思想中關於心、心所的討論,是佛教思想一大特色,這些討論主要是基於宗教以及倫理上的目的,而其方法則是透過對於認知形態的分析,以及實踐的禪修體證。其中有關心所的分析,有許多部份相當符合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然而在其動機與目的意義上,卻有極大的差別。

若只就佛教的思想而言,從認識的功能而言,心與心所都具有認知的功能,因此統合來說,心與心所都是構成認識主體的一部份,所以就作為一個認知主體而言,可說為是一,這即如《成實論.明一心品》所說的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

學生C:大一上課時,聽到老師說菩薩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如此無私的奉獻?甚至捨棄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透過如得法師的引導,我從藏文的詞意認識到什麼是「佛」,藏文的佛是སངས་རྒྱས。སངས的意思是過失淨除、རྒྱས的意思是功德圓滿,如果過失盡除,就能離一切苦;功德圓滿就能得究竟樂。

如得法師引導我們思維:我們想要40%的離苦得樂,還是50%乃至100%的離苦得樂?正常人都會選想要100%的離苦得樂。

如得法師透過《入菩薩行論》說發菩提心的勝利;聽了法師的分享,讓我更加篤定華嚴宗的專案設計--以《淨行品》過每一天,用「當願眾生」的念頭來做每件事情。我很開心在自己第一天實驗華嚴宗專案設計時,就能聽到法師的這場講座。法師的這場講座,為我建構出從凡夫到菩薩的實際方法。

如得法師分享到北京博物館參觀時,要安立什麼動機?這點讓我很印象深刻,一般人到博物館就是走馬看花,欣賞一些藝術、文化,那到底要安立什麼動機去博物館參觀呢?「安立動機」這個方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當我在聽講座、上課、上殿……,我會自問是以什麼樣的動機來做這件事,這個方法可以和我華嚴宗專案設計做結合,從省思自己的動機到「發菩提心,當願眾生」,這是很有次第的方式。

這場講座的主題是「學佛無畏」,而我近期最畏懼的就是承擔「組長」一職,這學期老師讓我當巡寮、香燈、圖書館組的組長,說實話,我很誠惶誠恐,我很感謝老師給我機會「做中學」,但是壓力真的很大,我不擅長溝通、協調、管理,突然間要成辦這一切的事情,實在是頗難的。聽完如得法師的講座,我思維到這一切的磨練的是菩薩行必經的過程,我會覺得「困難」,是因為我的能力還不夠,那我只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毋需有過多的壓力、焦慮,當我的認知轉變,用「想當然爾」、「心甘情願」、「當願眾生」的心境去面對挑戰時,我開始沒有那麼畏懼。

學生D:真理常在每個人身上,我們入理認識自己越深,我們越能夠放下一切。心理學也是一個橋樑讓我們有多一個機會去認識自己,加上自己如法實踐,我們就會愈來愈接近我們本來面目。

學生E:在如得法師的講座裡久違的聽到「勸發菩提心」的內容,覺得很感動也很受用。我想這也是我們書院所欠缺的,如何讓所行變得有意義、有佛法?發心是不可或缺的。但發心卻是需要時常被提起串習的,事情做久了難免心生懈怠、埋怨、流於形式,而感到無力或厭惡,這就是種忘失菩提心的表現。然而系上的課程隨重視學術發展,但也有那麼一門行持,可見其有其重要性,然而行持的核心-發心,卻極少被提及,只能靠學生的自覺,有點可惜。透過這堂課好像幫我們安立了很好的行持動機,相當有幫助!

學生F:此次講座如得法師的課講的正是我們學院缺少的東西,因為我們的老師都偏重學術面向,在上課時並不會多說怎麼把所學的跟生命、生活結合。做事前先前行、安立意樂的觀念很好。不然我們常常在系上做事,感覺做久了就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提醒應該怎麼發心,久而久之心就冷了...。

學生G:「安立動機」一詞,令我眼睛一亮。動機決定善與不善,要時刻觀照每一個起心動念。

 

檢討與分析:因講座有大學部與研究生同學參與,此類型主題的講座雖不盡然符合少數同學興趣,但大部份各項滿意度達80%。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