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2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一 跨域創新 ‧ 全程品保(教學創新精進)   >   子計畫二 關鍵培力 ‧ 激勵學習(1-2)   >   行動方案二 強化課業學習支持機制(1-2-2)
【研發處】112-1學生參與學術活動補助

【研發處】112-1學生參與學術活動補助

計畫年度:112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一 跨域創新 ‧ 全程品保(教學創新精進)

子計畫 :子計畫二 關鍵培力 ‧ 激勵學習(1-2)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強化課業學習支持機制(1-2-2)

執行措施:強化課業學習支持機制(1-2-2)

執行單位:產學與育成中心

活動日期:2023-09-08 ~ 2023-10-31

活動地點:佛光大學

主持人:賴宗福

參加人數: 23

活動目的

補助以學校名義參與學術研究、競賽、交流等活動,提供相關補助和支援,培養學生的學術興趣、素養和專業能力。

活動流程

1.申請資格:本校在學學生。

2.申請期限:自112年9月8日(五)起至112年10月31日(二)止,應於活動2週前提出。

3.申請方式:於Google表單上傳申請表。

4.補助金額:每案最高補助3,000元。

5.補助項目:報名費、印刷費、膳食費、住宿費、交通費、雜支等。

6.審查方式:邀集審查委員進行審查。

7.審查公告:收件後2週內以Email通知。

8.核銷方式:檢附活動成果報告以及核銷單據等。

9.核銷期限:112年11月30日(四)。

◎備註:

1.每位學生每學期最多申請3件。

2.相同計畫內容不得重複申請校內其他補助計畫。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申請件數32案,核定件數26案,實際執行23案。

編號

申請人

主題

1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

2023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3

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4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5

2023台灣心理學會第62屆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應用心理學的社會價值

6

第15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越境與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7

2023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8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9

2023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10

○○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11

Applied Existential PosPsy &Meaning Therapy Certificate Program 2023

12

《2023第十七屆臺灣心理治療聯合會》

13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14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15

中華現代詩獎-詩歌徵稿競賽

16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17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18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19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1

○○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2

○○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23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以下為各組執行成果內容。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江○諠

◎活動簡述:上午為開幕式、專題演講、專題論壇以及頒獎,中午12點到14點為壁報論文,當有同學在觀看我們的壁報時,我們會跟他講解,並解答他的困惑之處,14點以後是主題論文,依據個人感興趣的議題到該教室聽講。

 

◎活動效益:這次的收穫很大,除了參加壁報論文的發表以外,有看到許多優秀的研究,也了解到口頭報告該如何進行,尤其到下午場的時候,看到許多學長姐及老師們所研究的議題、方法以及該如何去呈現,都是在學校無法瞭解到的,其中在壁報論文階段,也會去觀看其他人研究的內容,也從中學到了許多,像是參與人員如何找、方法事什麼……等。這些都是在未來可能用到的,而經過這一次的經驗,我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可說是收穫滿滿。未來也會期望多參與這項活動。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蔡○宸

◎活動簡述:台灣社會面臨著多元的挑戰,各種複雜的問題需要我們以更多元的心理健康觀點來面對。而目前可以看見諮商專業在台灣莲勃發展,不僅體現了諮商的力量,同時也呈現出在不同專業面向上更進一步的發展。站在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我們所見的,並不是民眾心理問題的增多,而是我們對問題有更細膩的觀察和理解;同時我們也看見了心理健康與諮商服務的需求,在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社區、醫療、企業、司法等各領域的需要。臺灣諮商心理學會也對學會自身的定位有了更高的期許,積極地研發對相關議題的認識、開辦當代重要諮商理論與技術的工作坊、研議養成教育對於各階段實務能力的界定和社群發揮、強化系所連結與對話、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也推廣針對碩、博士學術研究能力精進的課程;學術能見度的部分,除了鼓勵研究與發展等各獎項,更永續推進的是積極投入學報的徵稿宣傳與論文審訂歷程,提升諮商心理學報的能見度與再定位;學會也看重台灣社會歷史的創傷與療癒責任,以學會之名承擔轉型正義的社會正義行動。

 

◎活動效益:此次是第一次於學會發表自己的壁報論文,是一個相當難得的體驗以及學習。上午的第一場聽的是一名來自美國的專家進行的研究分享,礙於自己的英文能力不佳,所以僅能藉由口譯老師來理解教授所分享的研究,主要即是告訴我們身為一名心理師必須要在晤談過程中保持彈性。第二場是由三位長期投入於諮商領域的專家來進行分享,第一位分享內容主要為當諮商師進入醫療體系能發揮何種作用;第二位分享的是現行法律難以解決的困境,引進諮商師協助進行評估;第三位分享的是為何個案會有求助障礙的問題,以及教師對於轉介學生於專業輔導/治療的看法會造成的影響。

下午第一場選擇參與疫後伴侶與家庭諮商社區心理實踐與省思,從中才發現家族治療原來並不是一個學派,再加上廣大的系統脈絡也讓我從中理解到家族治療是多麼的不容易。第二場選擇多元文化督導議題與實踐反思,對於未來想走諮商師的我來說這場講座相當地重要,因為之後一定會接觸到場域實習與工作,而這些都會需要有專業督導來協助我進行。

 

【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黃○哲

◎活動簡述:我參加了由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舉辦的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過程中有多個講師深入淺出的介紹,包含由林宜美講師所介紹的最基礎原理解釋與數據判讀,以及王三瑜臨床心理師所介紹的實務上的使用技巧與注意事項。

 

◎活動效益:參加這次由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舉辦的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對我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直以來都對於神經生理回饋是有興趣的,但是由於報名費用的考量始終沒有報名,這次終於能夠參與,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經驗,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多多元的渠道可以向上學習,也在學術上有更多的斬獲。

工作坊中,從林宜美教授的介紹,讓我對於基礎原理以及相關的數據判讀有更深的認識,過程中也有講師實際操作儀器的使用,都可以發現Neurofeedback這個有趣的領域,而對我而言實用的王三瑜臨床心理師的演講,可以讓我去反思,未來我在執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挑戰,更能促進我去思考這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這次學術活動對我在臨床心理領域的能力提升有著具體的助益。雖然我校心理系有一些在生理回饋領域專長的教師,但苦於沒有相關開設的課程,因此有這次工作坊的經驗,可以讓我跳出自學外去進一步的學習,也讓我更有底氣面對相關的神經生理回饋工作。

在生理回饋方面,透過深入了解技術與運用,也讓我能夠在課堂中與同學分享我在學習的體驗,以及效仿講師把自己的所學給再次傳達出去,如在實際場域的運用會遇到的阻礙與討論,在這樣一個學術的討論下,也更讓我扎實自己過程中所收穫到的一切與點滴。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潘○逸

◎活動簡述:

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

09:00~09:10開幕式

09:10~10:40 專題論壇(一)

10:50~12:20 專題論題(二)

12:20~12:40會員大會暨頒獎

12:40~14:00午餐/壁報論文發表

14:00~15:00主題論壇一

15:15~16:15 主題論壇二

16:30~17:30 論文發表

 

◎活動效益:這次受到國彰老師邀請參加了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真是一段豐富的經歷。第一次發表壁報論文,心情真是忐忑不安。早上參與了兩場專題論壇,深刻瞭解了諮商心理學的發展脈絡,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啟發。

中午時自己發表壁報論文的過程。即使沒有很多人來找你,但看到許多同樣努力的人。這種氛圍讓人感受到大家共同在追求知識的渴求,也讓我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許。

並希望以後從壁報論文進階到口頭論文,這是一個很棒的目標。透過這次的經驗,接下來可以更進一步地準備,增進自己的表達能力和研究深度,並將未來的每一步都會是一次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到了下午,我特別選擇了學校輔導的工作協力與專業認同這個議題。這讓我明白到輔導工作與純粹的諮商心理有所區別,讓我更深入地思考了這兩者之間的異同。

另外,心理師培育的討論也是一大亮點,討論到了實習、督導與倫理等重要議題。這些內容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面對並深入理解的,這次的交流讓我更加確信這是我未來要投身的領域。

最後,聽了論文發表,各種有趣的主題讓我眼界大開。整體而言,這次的研討會不僅讓我瞭解了諮商心理學的多元面向,更讓我對未來步入諮商研究所的挑戰和樂趣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為我未來的學術和專業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3台灣心理學會第62屆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應用心理學的社會價值】-呂○驛

◎活動簡述: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心理學門一直致力於提升國內心理學研究水準和人才培育。我們努力鼓勵前瞻性且具有影響力的新創研究,推動具有社會貢獻潛力和能提升民眾心理福祉的成果。與一般研討會論文不同,我們希望藉由這次成果發表會,能夠促進更多層面的經驗分享,並且創造出研究者之間的合作機會。

在這個交流平臺上,心理學研究者們可以分享彼此的研究發現、克服困難的經驗和智慧,或是共同探討心理學領域的前瞻議題。這樣的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助於增進學術上的互動,還可以為心理學的應用開拓新的可能性。藉由合作,不同領域的專家能夠彙聚彼此的知識和資源,共同解決社會和民眾所面臨的心理相關問題。這種跨界合作將會激發出更多創新思維,為心理學研究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023年台灣心理學年會將以「應用心理學的社會價值」為主題,借以顯現心理學家對於社會脈動的關注,並試圖協同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知識工作者,展現德智勤毅的精神、共同扶持身處於這個備受考驗的社會中的人們,繼續前進!

 

◎活動效益:本次發表會期間,我和許多同為心理學界的同儕、師長與學者交流討論,其中最為印象深刻的是私下與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的吳嫻教授、台灣大學心理所的曾祥非教授以及中正大學、成功大學心理學系之碩博士生交流彼此的研究,並討論彼此的未來研究規劃。特別有收穫的是,在我主動向吳嫻教授及曾祥非教授討論我的研究所規劃後,得到具體且實際的建議及繼續學術深造的鼓勵,這些都對我在未來的升學規劃非常有幫助。雖然我對未來尚在規劃中,但相信本次心理學年會暨發表會的經驗及所遇貴人之建議及鼓勵,都將是我繼續於心理學界精進自己的一大助力。

 

【第15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越境與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孫○達

◎活動簡述:該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為主題演講和分論壇報告。主題演講為當日早晨新加坡的衣若芬教授,下午為第五、六研討會。其中第二場為本校蕭麗華教授主持,第六場為清華大學陳惠齡主持,發言人報告後還有特約討論環節。最後為中興大學黃東陽主持的閉幕式。

 

◎活動效益:該活動是台灣文學研究界的重要活動,我校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老師受邀參與討論,我實體旁聽14號的討論。參加此次活動增強了我對台灣文學研究的認識與把握,並且和台灣各地的學者進行交流探討。例如主題發言的衣若芬教授,在茶敘時間和她請教了許多問題,並且探討了東亞文學研究的近況。黃郁晴老師的報告〈聖山形象的流轉:清末民初域外人士眼中的峨眉山〉是和我的研究非常相關的一篇,我拜讀了有關論文,她詳細地梳理了近代三十多位域外人士對峨眉山的書寫,論文很有創見。茶敘時間我和她交換了對峨眉山志的看法。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馮○程

◎活動簡述:

時間: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9:00~17:30

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求真樓音樂廳

論文發表形式:壁報論文發表、個人口頭論文發表

 

◎活動效益:在學術研討會中我了解到論文的形式和呈現方式等,也在下午選擇正向心理學和跨領域的課程,在正向心理學這門課程中,學習到正向和快樂的關係,也了解快樂時能夠製造的,用正向的思考方式觀察身邊的小確信都可以讓自己感到幸福,以正向的方式從新找到生活中的動力等,跨領域整合的課程則是了解到跨領域的重要性,如果只專研自己的領域就有可能會導致案主心理狀態更不平穩,例:被家暴的小男孩想趕快回家跟家人在一起,心理師認為被家暴的小男孩要兩周就能回家,但是社工卻認為小男孩要一個月才能回家,小男孩原本很開心覺得可以很快回到家跟家人在一起,但是聽到社工說要一個月心情可能就會再次受傷,除了這些外還在研討會中看到許多學者的論文內容發表,了解到心理諮商領域也是跟時代一起進步,看到許多現代議題,例:青少年網路成癮、毒癮、焦慮、網路霸凌等議題,了解各個學者怎麼設計實驗和怎麼研究等。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雷○達

◎活動簡述:第一場專題演講是由Dennis M.Kivlighan,Jr.,Ph.D 教授主講,由蕭富聰副教授擔任口譯,結束後有休息時段可以與不同大學的人交流,接著是專題論壇,由三位不同領域的講師來探討「諮商與心理治療對全民心理健康的新願景與社會責任」,上午的最後一個流程是頒獎與會員大會,中午用餐時間可以去看大家所發表的壁報與聆聽講解,到了下午則是主題論壇時間,分成兩個時段,每個時段同時有五間教室不同主題,可以找有興趣的一間去聆聽,最後一時段是論文發表,依樣有五間教室,可以選一間教室聆聽。

 

◎活動效益:今年會參加主要是對諮商心理學有興趣,且未來希望能夠繼續升學,所以想提早了解論文的製作方式,與發表形式。這次看完其他學校與學長姐的發表,見識到自己在這個領域要往哪裡發展,以及要學的東西,像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學裡許多的專有名詞,在看學長姊的發表時我有發現很多不懂的詞彙,就會筆記起來回去理解,這次研討會下來,發現在英文能力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在第一堂外國教授演講時,只能靠著翻譯去理解,算是一個很大的震撼教育。

再來我很喜歡第二部分的專題論壇,透過三位不同領域的講師去探討心理治療對全民社會的責任,利用心理學實務與法律層面去分析現今社會心理治療所碰到的現況,我覺得這確實很值得去探討,因為心理學理論上有時都過於理想型,所以透過實務與法律的層面去探討現實所碰到的議題,以及在心理治療時所該注意的倫理道德;下午時段我所聽的兩個主題是「藝術治療融入學校心理諮詢的應用」以及「後疫情時代員工協助方案EAPs企業諮商的回顧與展望」。第一個藝術治療在我高中時期就很感興趣,曾經也有去研究過,但這次是可以聽到專業老師分享更細節的實務理論與概念,第二個則是未來想發展的行業,所以想去多了解現今實務上所碰到的狀況,以及進入職場所需具備的條件,例如簡報能力、邏輯統整能力還有具有眼光,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從現今開始培養的,最後我認為參與這個活動有老師帶著,不僅不太需要在意其他雜事可以專心參與活動,也可以透過這個活動認識到喜歡相同領域的人,拓廣自己的人脈。

 

【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蔡○玲

◎活動簡述:

10/21(六)

10:00~13:00家暴被害人之心理歷程

13:00~14:00午休

14:00~17:00家暴被害人之心理歷程

10/22(日)

10:00~13:00家暴被害人之心理歷程

13:00~14:00午休

14:00~17:00各學派方法工作坊

 

◎活動效益: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ICD-11(國際疾病分類標準,2019發行)新增的疾病,甚至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因為難以定義以及研究不足所以在2022年的五版修正版中還尚未加入,但這個疾病卻是的確我們會在臨床個案身上看到的。講師擁有30年的諮商經驗,在講師的經驗中,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直都是其主要治療個案,這說明這個疾病並非少見,並且在課程中以政府數據和國際統計數據說明家內性侵並非我們想像的遙不可及,甚至不算少見,這讓我十分驚訝,原來有這麼多的受害者就在我們身邊,但卻因為羞愧或解離而無法對我們訴說,只能以其問題行為來進行就醫診治,這讓我非常難過。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讓我了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個案的形成原因還有其心理歷程,並且也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倆倆練習讓我知道我該如何去進行一個簡單的心理治療。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趙○○歷

◎活動簡述:

大會時間: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9:00~17:30

大會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求真樓音樂廳

論文發表形式:壁報論文發表、個人口頭論文發表

 

◎活動效益:在此次諮商學術研討會中,我學到了許多對我來說十分受用的專業知識與職場生涯。包含我們心理系所可以發展的未來職場方向,論文的排序寫法,論文的主題探討多元,以及學長姐們所報告的台風與論文甄試呈現等等。在這一次的演講,我所學到了許多關於諮商心理師以及諮商相關的論文撰寫與主題發想。我從他們的上台報告,學到了許多他們所經歷過,與他們所研究出的結論。其中,讓我最有印象深刻的是我學到了關於諮商心理師所需經歷的各個關卡,像是資格考前需準備的碩士班的訓練,以及實習所需及典籍滿的幾百個實習時數等等。在最後一場次的學術研討,我學到了關於生命印記的概念。生命印記是關於帶給我們生活的影響,帶給我們什麼樣子的心情以及在日常中所回想起的蛛絲馬跡等等。而此篇論文文獻主要探討過世之人對於人的影響以及研究過程與結論的發表。像是我們平日在遇到生死這種重大變故等等。而其中會特別針對喪親對象去探討。目的為重建該人的悲傷以及人生與正向心理的生活態度,協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給予幫助。

 

Applied Existential PosPsy &Meaning Therapy Certificate Program 2023-陳○竹

◎活動簡述:這場證書研習課程由享譽國際的意義中心療法(Meaning-Centered Therapy, MT)與第二波正向心理學(Second Wa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2.0)創始人加拿大籍華裔王載寶博士主講,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公開證書研習課程。王載寶博士一生與苦難困境共舞,超越與轉化苦難困境,成為內在真實喜樂/幸福的經驗,將之融合東方儒釋道與西方意義療法等學說理念,創立意義中心療法。王載寶博士會談論意義治療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與意義治療的現代進展與應用。眾所皆知維克多·弗蘭克的意義療法,然而維克多·弗蘭克對於正向心理學的幸福感與心盛(positive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and flourishing)卻鮮為人知。

 

◎活動效益:讓我認識1.維克多·弗蘭克的生平背景,以及他所建立的意義治療與存在分析是什麼。2.意義治療的要點。3.三個尋找意義的主要進路。4.生命、苦難及愛的意義。總結來說,我更加認識如何從困厄的境界中找到意義,並從中體會到愛,讓生命能夠有所昇華,而不只是停留在艱難困苦中自怨自艾,讓自己意志消沈,而是能利用這些遭遇,壯大自己的精氣神,在面對一切人事物能夠更柔軟,為這個十方世界帶來一些貢獻。人生不總是舒服順遂的,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學習了這研習課程,讓我能更有法門圓滿一切,並且讓遇到磨難的眾生,能好好面對他的人生,進而讓大家都能離苦得樂。

 

【《2023第十七屆臺灣心理治療聯合會》】-蔡○葳

◎活動簡述:以青少年為主題有各式演講、主題論壇、專題演講、體驗工作坊和論文發表,並從青少年的拒學、如何面對性、自殺議題、同儕關係、網路使用到創傷等次主題來進行,與會者可自由選擇有興趣的主題體驗學習及討論,而大會演講的部分都有錄影,讓我們在會後一個月都還可以觀看。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領域的專家、工作者及學者們皆在大會中分享自己如何與青少年工作。並且有各種不同的治療學派來解析其如何與青少年工作,傳統以語言為主的治療包含新精神分析、榮格、阿德勒客體、現象學、催眠治療及家族治療等,而非語言的治療有音樂治療、園藝治療、藝術治療及寵物治療等。

 

◎活動效益:這場聯合大會有許多令我感興趣的主題和工作坊,有太多想要參加的,很可惜分身乏術,我選擇的主題除了共同的大會演講外,另外還有複雜型PTSD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題論壇、音樂治療創傷復原體驗工作坊以及創造性藝術治療與兒童青少年保護的主題論壇。

在複雜型PTSD該場中,學習到許多這些個案可能會有的行為模式以及工作者們對自己的反思,也提醒了我們未來在與這些個案工作時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音樂治療創傷復原體驗工作坊中,老師除了以行動介紹何為音樂治療外,也使用了許多工具來讓我們實際體驗後了解不同治療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可以拓展的治療方向;創造性藝術治療的論壇中,有五位講者來分享自己以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舞蹈治療、心理劇及戲劇治療如何與兒少保的個案中去進行治療工作,他們的分享都十分精彩,也讓我對非語言的治療取向有更多的認識。

並且因為與同學一同前往,大家選擇的也大多有所不同,因此還可以跟同學們互相分享沒有參加到的場次的內容主題,這樣的討論及分享非常的有意義,而且在大會中也可以跟其他學校的同學彼此交流,因此覺得這次的參與十分值得,也感謝學校給與這樣的支持讓我們可以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黃○盛

◎活動簡述:

大會時間: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9:00~17:30

大會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求真樓音樂廳

論文發表形式:壁報論文發表、個人口頭論文發表

 

◎活動效益:在這次研討會中我見識到了許多是諮商心理學專業的人士,在早上的專題論壇中,都是在諮商心理學這項領域非常擅長的學者來進行演講,第一個專題論壇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那位學者全程都是講英文,而我認識到了我英文的不足,雖然不是完全聽不懂,但這也讓我更加意識到英文在心理學這門領域是多麼重要。在中間休息的時段我有去參觀了許多同為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做出來的壁報論文,讓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壁報論文的製作方法、排版方式等等,也了解到了壁報論文的多樣性是非常有趣的。

在下午的主題論壇有兩個時段,兩個時段中我選擇了兩場我最有興趣的主題去參加,分別是:主題論壇三的藝術治療融入學校心理諮詢的應用,以及主題論壇九的後疫情時代企業諮商的回顧與發展,在這兩個論壇也是邀請到了非常專業的講師來演講,內容更是突破了我原本的期待以及想像,實在是獲益良多。本次研討會最後一個活動是論文發表,我在這個活動中見識到了別人是如何發表如何製作以及如何去做研究最後寫成論文,因為我認為「發表」一直以來是我的軟處,這次也見識到了學長姐在發表時穩健的台風,以及相當優秀的論文內容,讓我學習到了非常多,這次去參加研討會可以說是成為我成長的良好養分,以及在看到這麼多優秀的學者、教授、學長姐等等發表的優秀內容,成為了我奮力前進的一大動力。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朱○柔

◎活動簡述:

大會時間: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9:00~17:30

大會地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求真樓音樂廳

論文發表形式:壁報論文發表、個人口頭論文發表

 

◎活動效益:講師Dennies的實驗動機導致的實驗走向使我印象深刻,原本Dennies只是想研究「不同的諮商的理論運用與個案的諮商成效」,但後來他發現,諮商師的「理論彈性(Fiexibility)運用」與「諮商師的回覆(responsiveness)」彼此之間有相關性,他甚至還用了不同面向作為分析,例如觀察諮商師的對話內容的「服從或主導個案」、「拉近或遠離個案的連結」,甚至用調查個案的方式,來進行質性與量化研究。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諮商研究論文,因此感到十分震撼,且講師是外國人,雖有中文口譯,但礙於時間只能翻譯部分,使我也反思英文的重要性。

而藍主任委員探討的面向是「諮商結合醫療」,首先她先整理了諮商師的現況,他認為無論是連鎖諮商所,或是個人諮商所,已是個「經濟體」,諮商師勢必要擁有強大的個人特色,才能靠自身魅力與能力吸引人,然而這並不容易,因此逐漸有諮商師往醫療領域發展,因為醫院缺乏諮商的人才,目前大多為臨床心理師,但目前遇到的困境是醫療體系的工作者,如:醫生、護理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他們的專業訓練皆是以「醫事立場」作學習,因此諮商師若要進駐醫療體系,勢必要了解醫事角度的專業訓練,並與諮商專業作結合。

 

【中華現代詩獎-詩歌徵稿競賽】-向○琪

◎活動簡述:中華現代詩獎是由中華日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聲動創意公司主辦的詩歌徵文競賽。競賽以感恩與傳承為主題,鼓勵現代詩創作,結合書法藝術,傳承五四文藝與中道人文關懷精神。詩歌徵集競賽的主題與佛光大學的義正道慈意涵有相通之處,懷有感恩和喜捨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慈),這也正是中道人文關懷精神的體現。所以,我們參賽者的競賽詩歌將主要以佛光大學所倡導的精神為基本點,融入佛光大學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內涵,傳承詩歌文藝創作傳統,表達寫作者在佛光大學學習期間對感恩和傳承的理解。在創作過程中,我們舉行了小組研討會、資料分享會、走訪佛大各個地標點,積累詩歌創作的素材和靈感。

 

◎活動效益:經過一系列的打磨和潤色以後,我們以學校的名義投稿參與比賽,通過學生創作的競賽詩歌,宣傳佛光大學的人文精神。同時,我們也會利用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課程中的知識,將參賽的詩歌以及背後的創作故事進行整理、編輯,出版印刷一本屬於我們的競賽詩集,在學校進行傳閲,讓在校師生感受我們的創作熱情。此次競賽活動提升我們許多具體能力,首先是身爲中文人必須掌握的寫作能力。詩歌創作雖然看似簡單,字數少,但是創作過程中對主題的把握和感受、對意象的選取和對每個字詞句的斟酌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打磨,其難度不亞於散文和小説的寫作。這次活動將會幫助同學們更詳細地瞭解詩歌創作的基礎知識、基本過程,並且親身實踐,提升寫作水準。其次提升查閲資料、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主要以佛光大學的義正道慈意涵為基本點。要更詳細地理解這一精神內涵,需要查閲各種紙質、電子資料,並整理、歸納、總結。

有的人認爲,走進詩歌,猶如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激發起我們的好奇心。每一首詩都有一個意境,每一首詞都有一字獨特。從世界上出現的第一首詩開始,詩就成為了文化的代言詞。這次的綜合性學習,也讓我們知道了更多關於詩的理解。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江○諠

◎活動簡述:講師一開始先講量化研究例如:survey-based、Types of studies 這些解釋還有會遇到的事情以及好壞,途中也有老師會向講師提問,像是遇到甚麼困難時該如何,此外還有介紹自己的研究以及問卷(BLRI-E、SES)等,並且讓我們分組討論,之後講述質性研究以及問題。

 

◎活動效益:這次的工作坊讓我學到非常多的東西,以及許多新知識,其中會時不時地進行分組討論,我被分到的組別都是老師們,跟他們一起討論讓我在許多地方豁然開朗,除了討論講師上課內容外,也會聊研究計畫,從前許多沒考慮到的地方都在這時已起討論出來,很希望未來可以多參加,這場工作坊也讓我認識到很多厲害的老師們。課程的部分雖然很深奧,但是都有盡力跟著講師的步調,許多內容是上課沒有說到的,雖然這堂課大部分都是老師或諮商師,但是也從中先知道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且該工作坊也讓我從中學習到的知識融入研究當中。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朱○柔

◎活動簡述:本次工作坊中將協助與會者了解當今世界心理治療研究設計、測量與分析的趨勢,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法探究同理、互動等心理諮商的核心課題,並分享如何在諮商與治療的實務工作中融入研究,以促進實務工作與研究的結合。同時,崔教授也將分享其近年研究之歷程與心得,在方法學與研究寫作上提供指引。

 

◎活動效益:在這場活動中,老師總共介紹了三個研究方法在諮商領域的運用:量化研究(Quantitative)、實驗研究(Experimental)、質性研究(Qualitative)。活動開始前,我是沒有想過,原來諮商過程也可以做研究,因此感到十分驚訝。老師先介紹了量化研究:我學到了原來在心理學的調查方法,獨變項與依變項的關係,不只有在學校心理學課學到的「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也在分組進行時,首次練習思考如何設計研究主題。我們這組的想法是「正向回饋」與「留白時間的運用」,在分組報告時,老師的建議使我學到,正向回饋可以用設計問卷的形式進行研究分析,而後者可能要用觀察法,抑或是收集文獻與影片資料,進行分析。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他組的分享「諮商師的同理心運用與諮商成效」,在老師的回饋之下,我學到了「同理心」(理解想法與感同身受,兩個面向)與「個案的談話品質」是可以量化研究的,使我大開眼界。而量化研究的特色是,通常會以量表當研究工具。第二部分是實驗研究法的運用:老師先以他自己的研究「諮商前情緒誘導對諮商師的影響」做為舉例,實驗動機是因為諮商過程中,不確定因素甚多,例如天氣、諮商師與個案當天的身心狀況等等,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老師以「朗讀句子」、「情緒醞釀」、「播放音樂」、「簡報顏色」營造憂鬱、中立、快樂的情境,使受試者去連結自身的經驗與情緒感受。這個活動,我分別感受到了胸悶、疲憊嗜睡、呼吸順暢,三種截然不同的身體感受,使我可以想像,諮商師與個案工作時,會面臨的共情情境、學習不同情境,應對個案的方式,以及從實驗中保持好奇心,練習發現問題。這個實驗特別的地方,就是受試者大多為有心理或教育大學生以防造成個案負面影響,且運用不同量表,進行受試者前測與後測得比較。此外,我還學到了一個網站LIWC(Linguistic Inquiry Word Count),是專業字詞的網站,其中上面有許多情緒詞彙(Emotion word)的字義,可以做為諮商使用詞彙的分析與訓練(Training)的工具。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蔡○宸

◎活動簡述:本次工作坊特別邀請到一名來自香港的專業學者來進行指導,針對心理學質化、量化以及實驗設計來介紹。參與人士多為專業的教授、老師、碩博士生以及與心理學領域相關的人士,於課程中通過相互的討論與交流,並針對過往的研究進行專業探討,聯想並產出更多具意義的研究設計,透過工作坊的學習,能啟發學生有更多的想法,創造出更具意義及有效性的研究,在未來能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活動效益:此次工作坊課程為半英語的方式授課,無論是在簡報或是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對於英文程度不夠高的我,再加上課程中所運用的多為專業術語,其實並非全部理解,需要邊聽課邊進行翻譯,也讓我理解到自己需要再多一些去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才能夠更好的吸收以及學習這樣的課程。課程中的分組討論,跟我同組的兩位分別是理事長以及主任,他們運用提問的方式試圖引導我回答授課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雖然總是交由我來負責想法與報告,但也藉由壓力下快速的發想,使我產出了至少兩篇的研究架構,也因此次的工作坊認識到了許多厲害的學長姐及老師,給予了我考取研究所有更好的幫助與準備。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張○娟

◎活動簡述:上午場是由許多專業導師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及發現,中間的休息時間也可以到會場上,掛壁報論文的地方觀賞及與他們交流。下午場就是由自己選擇有興趣的研討會上課,真的非常充實與有趣。

 

◎活動效益: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此類型的活動,也真的收穫非常多,其中最有興趣的部分是多元性別議題的部分,幫我們上課的老師提到很多我沒想到的觀點,像是有一個在諮商所的學長有提到一個問題是:病人有提到可不可以在官網上特別註明有哪些醫師是性別友善的醫師,但是他們院內討論後覺得沒有必要特別註明,因為大家都是性別友善的醫師,而老師也給予一個很特別的回覆,當然有些病人希望可以得到雙重認證,因為以前可能有被歧視或傷害過,也可以在官網上用一個跑馬燈診所的醫生都是性別友善等等。也在那堂課上認識了一個朋友,真的收穫很多,也希望自己以後能往這個方向前進!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陳○瑜

◎活動簡述:一場論壇會有主持人和主講人,一開始有開幕式,有很多人上台致詞,接下來是專題論壇,每場論壇中間會有休息時間,中午時有頒獎和壁報論文展,下午有許多場主題論壇,一個時段有五場在不同教室,共有兩個時段的演講可以各挑一場去聽,最後是論文發表,會有學生上台發表論文,再給教授評論。

 

◎活動效益: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學術研討會,讓我有真正進入學術界的感覺,其中有一場是由外國教授主講的論壇,還有負責翻譯的人,教授告訴我們適當的改變諮商策略能夠讓個案有最好的受益,不要只會使用固定的方式諮商。其他不同論壇也請來了很多不同領域的教授,讓我認識了很多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台下同學發問的問題也讓我發現原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所有演講之中,我認為最有收益的是最後的論文發表,因為是由學生上台發表,我可以藉此學習以後該怎麼發表論文以及做實驗,評論的老師也給予了很好的實質建議。

 

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駱○○晟

◎活動簡述:一開始先由這次大會的主要演講者,先行發表在這領域上的成就與簡報後。參觀各大研究所或大學的壁報,再由自行挑選10場內2場的主題演講和5場中1場的論文發表進行參加。

 

◎活動效益:這次的活動讓我受益良多,在前面的主講簡報與演講裡,學習到了許多諮商心理的不同運用,例如法律、媒體與醫療等。在後續的主題演講裡,第一場裡我學習到了關於性取向不同的心理師可能在工作上會遇到的難處,也了解了許多在諮商職場上需要去注意的細節;第二場我認識到了諮商心理機構,也可以多利用在地的文化與團體,互相幫助追蹤個案,進行更多的協助工作。壁報報的主體也十分多種,有性取向、網路成癮、老人議題等,都是值得研究的主題。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趙○○歷

◎活動簡述:本次工作坊中將協助與會者了解當今世界心理治療研究設計、測量與分析的趨勢,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法探究同理、互動等心理諮商的核心課題,並分享如何在諮商與治療的實務工作中融入研究,以促進實務工作與研究的結合。同時,崔教授也將分享其近年研究之歷程與心得,在方法學與研究寫作上提供指引。

 

◎活動效益:在此次工作坊,我學到了許多量化研究的呈現以及mediation與outcome的survey呈現方式。老師說,我們所自主決策並計畫執行的研究,大多數都不會從零開始,因為前面可能會有人先進行了研究,所以我們須先研究並閱讀前面的文獻資料。關於這一堂課,我們學到了一些關於Therapist的知識與實務運用。老師所研究的專業領域,在於--IO psychology效應應用在心理治療師身上的phenomenon效應。在此次最讓我意外的是,這一堂課讓我們以老師與學生互相組隊的方式,進行討論--關於諮商的各個主題對應其變項的分享。我在此次和社工系的朋友朱同學,一起與兩位博士教授一起討論關於諮商的主題,而我們討論主題的方向為諮商對談過程中,正向結果或是負向結果的變項。而變項的部分,我提出了正向回饋的使用頻率觀點,以及朋友所提及的留白狀況(此處變項仍須加以定義)。老師透過我們所分享的觀點,詮釋了昨日我們所學習的課程以及外國教授所分享的論文重點--flexibility在諮商對談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理論。

 

【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湯○宇

◎活動簡述:這次工作坊旨在提供參與者前沿的心理治療研究知識,包括設計、測量和分析方面的最新趨勢。將探討如何運用有效方法研究心理諮商的核心主題,如同理心和互動。此外,將分享在諮商與治療實務中融入研究的方法,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崔子揚教授也將透過分享自己近年來的研究經驗和心得,提供方法學和研究寫作的實用指引,助力參與者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這次活動將為參與者提供一個全面的學習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心理治療和研究領域取得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專業成長。

 

◎活動效益:我認為這個工作坊讓我學到了以下這些。

1.心理治療研究趨勢:了解當今世界心理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動向,使我能跟上學科發展的腳步。能夠更加清楚的理解所謂諮商師需具備的能力及素養等等。

2.研究設計、測量與分析: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何設計實驗、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以及如何進行數據分析,這些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透過參與這場工作坊,得知了許多心理實驗相關的知識及施行方式,相信這些知識在未來無論是系上的必修課或是出社會後都能對我有所幫助。

3.同理與互動的探究:學習如何以科學的方式探究心理諮商的核心議題,例如同理心和互動模式,這將有助於提升我的諮商技能。這場工作坊也提到了許多諮商師與個案之間的關係,在面對不同類型的個案時,又該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與個案拉近距離,相信這類的技能在未來對我有所幫助。

4.實務與研究的結合:瞭解如何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的諮商與治療工作中,這將使我成為一名更具專業素養的心理健康專家。

5.方法學與研究寫作指引:獲得在進行研究時的方法論指導,以及如何撰寫清晰、有力的研究報告或論文。在講師所分享的內容當中,也有許多講師自身的研究。看過這些後,對我未來無論是準備論文或是進行實驗都能夠有一個基礎的認識。

透過這個工作坊,我認為我將能夠提升在心理治療和研究領域的專業能力,並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進一步發展我的職業生涯。很慶幸有這個機會參與這個工作坊,也很感謝學校有這個資源給學生去放心的參與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

相片集

組別01【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1【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2【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2【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3【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組別03【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組別04【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4【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5【2023台灣心理學會第62屆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應用心理學的社會價值】

組別05【2023台灣心理學會第62屆年會暨心理學門發表會:應用心理學的社會價值】

組別06【第15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越境與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組別06【第15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越境與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

組別07【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7【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8【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8【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09【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組別09【初階神經回饋工作坊】

組別10【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0【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1【Applied Existential PosPsy &Meaning Therapy Certificate Program 2023】

組別11【Applied Existential PosPsy &Meaning Therapy Certificate Program 2023】

組別12【2023第十七屆臺灣心理治療聯合會】

組別12【2023第十七屆臺灣心理治療聯合會】

組別13【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3【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4【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4【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5【中華現代詩獎-詩歌徵稿競賽】

組別15【中華現代詩獎-詩歌徵稿競賽】

組別16【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6【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7【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7【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8【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8【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19【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19【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20【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20【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21【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21【2023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組別22【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22【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23【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組別23【有質、有量、有多聞:融入研究於諮商-心理治療實務工作坊】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