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處】加值多元課程介接-安康高中(自助助人:AI無法取代的人際關懷)
計畫年度:113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二 專業服務 ‧ 全面參與(善盡社會責任)
子計畫 :子計畫三 教育延伸 ‧ 企業輔導(2-3)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精進中大銜接轉銜輔導(2-3-2)
執行措施:精進中大銜接轉銜輔導(2-3-2)
執行單位:招生活動組
活動日期:2024-10-24 ~ 2025-01-09
活動地點:安康高中
主持人:李喬銘
參加人數: 教師:3人, 學生:27人, 其他:0人
活動目的
從大學前端之高中發動,種下對於大學新改變,新樣貌更具有前瞻意義,能夠讓更多學子,提前接觸大學端環境及課程,並且於高中銜接大學準備過程中,給予自我更多對於大學的新認知。
從需求出發,透過了解、人文關懷,協助解決新新學子學習之困境與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之建置。透過課程與活動之設計,期望讓學生對於未來之規劃更具深度與廣度思考方向,探索自我特質,找尋最合適自身性的領域學習。
綜上,本計畫欲從「在地教育延伸」面向切入,持續推動高中端輔導,善盡社會責任。
活動流程
週次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教師 |
第一週 10/24(四) |
助人專業介紹 |
認識各種助人專業 |
佛光大學 社會學暨社會工作學系 施怡廷教授 |
第二週 10/31(四) |
社工圖像(一) |
社工志工傻傻分不清? 社會工作的領域 |
|
第三週 11/07(四) |
社工圖像(二) |
社工的一天; 誰錢少事多? |
|
第四週 11/14(四) |
社會觀察與關懷(一) |
從湯英申事件到 鄧如雯殺夫案到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 |
佛光大學 社會學暨社會工作學系 林錚教授 |
第五週 11/21(四) |
社會觀察與關懷(二) |
是兒保社工嗎? 從社工上銬並起訴談起 |
|
第六週 11/28(四) |
社會觀察與關懷(三) |
來一場有趣的社會學想像 |
|
第七週 12/12 (四) |
自我探索(一) |
想幫助別人,要先學會了解自己 |
佛光大學 社會學暨社會工作學系 常欣怡教授 |
第八週 12/26(四) |
自我探索(二) |
了解自己,才開始學習幫助自己 |
|
第九週 01/02(四) |
基本助人技巧(一) |
具備正能量的自己,如何幫助他人? |
|
第十週 01/09(四) |
基本助人技巧(二) 課程回顧與整理 |
在助人的道路上,成就自己! |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1.量化數據
量化回饋 |
量化分數(五點量表) |
上課時間的滿意度 |
4.5 |
上課主題的符合度 |
5 |
上課內容的豐富度 |
4.8 |
上課老師的專業能力 |
4.8 |
課程內容的滿意度 |
4.7 |
授課教師的滿意度 |
4.9 |
課程前對講題的了解度 |
4.4 |
課程後對講題的了解度 |
4.8 |
平均 |
4.7 |
2.質化(學生回饋)
學生A:了解了不同的助人專業及其重要性。
學生B:終於明白了社工和志工的差別,並了解社工的工作範圍。
學生C:了解社工每天的工作內容,發現他們的工作非常有挑戰性。
學生D:學習了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過程,了解社會工作和法律的關聯。
學生E:探討了兒保社工的困難,了解到他們面臨的挑戰。
學生F:透過討論,讓我從更多角度理解社會問題。
學生G:明白幫助別人前,先要了解自己。
學生H:總結了助人過程中的成長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