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教深耕計畫   >   111年高教深耕計畫   >   計畫三 跨域培力 ‧ 品保創新   >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   行動方案二 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

計畫年度:111年高教深耕計畫

分項計畫:計畫三 跨域培力 ‧ 品保創新

子計畫 :子計畫一 跨域學習教師培力(3-1)

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二 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執行措施:創新策略跨域自學(3-1-2)

執行單位:教師專業發展中心

活動日期:2022-07-28 ~ 2022-07-28

活動地點:礁溪山形閣飯店

主持人:傅昭銘副校長

參加人數: 28

活動目的

本學期110-2雲水雅會活動以「教學知能」、「數位人文」、「跨域學習」等三大項目,安排內容豐富之研習活動。希望老師們以這三個面向的議題討論和交流,並就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期提高本校教師專業教學技能。

活動流程

活動流程

近年來,本校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申請數逐年增加,為鼓勵曾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精進輔導及有意申請的師長們,我們邀請連續五年(107-111)獲得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的大葉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鄭孟玉老師前來帶領師長們進行一天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以小班模式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活動內容

上午場:解析門當戶對的教學實踐計畫
 
1.講者自我介紹。
 
2.介紹SoTL定義:教學學術包含著教學現場問題(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各種情況、新的教學理論、想提升自己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問題(針對教學現場問題透過反思、文獻回顧挖出值得研究的問題)。
 
3.參與教師寫下課堂有什麼狀況及這個狀況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
 
4.講述何謂門當戶對:(1)為什麼要有教學研究?(2)為什麼想要申請教學研究?(3)想要和需要。(4)利害關係人。
 
5.透過撲克牌重新分組,並進行自我介紹及工作分配(組長、發言手、搶答手、計分手、資訊手),同時幫小組取隊名。
 
6.各組針對課堂中有什麼問題,利用便利貼寫下問題,並針對問題寫下解決方式,透過小組針對各自書寫的狀況和改善方式進行分析和討論,把所要呈現的內容張貼在海報上,並由代表進行分享。
 
7.什麼是門:指教師為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教育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成效之歷程。
 
8.簡述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各學門:通識(含體育)學門、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社會(含法政)學門、數理學門、生技農學門、教育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工程學門、醫護學門、民生學門、大學社會責任USR專案、技術實作專案。
 
9.戶又在哪:說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差異。
 
10.同一門課程可以申請很多次,因為有改不完的問題和想做的研究。
 
11.計畫書寫的思考脈絡:問題意識、可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設計、解決步驟。
 
 
下午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起手勢
 
1.講者介紹自己的學習路徑,並讓師長們思考為什麼講者要花時間和費用去學習。
 
2.教學現場問題:(1)利用撲克牌數字相同者四人一組,用一分鐘介紹自己,各組完成教學現場問題學習單(各自教學現場問題及共同問題)。(2)現場所有師長分為A、B兩列,進行教學法範例對話練習,如A:我常用xx上課,B:xx上課方式的確是不錯,但會造成……。從練習中找到關鍵字。
 
3.教學現場找問題的步驟:找問題、誰的問題、確定問題源頭、改善方式、選擇首要目標。
 
4.研究步驟:WHY、WHAT、HOW、HOW DO。
 (1)步驟一WHY:找出一個值得且可行的研究問題,聚焦來探討。
 (2)步驟二WHAT:
   (a)文獻理論:想要達到什麼樣的學習成效(Y),可能解決的策略是什麼(X)。學習成效(Y)(問題解決能力、實作能力、學習動機、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應用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與解決策略(X) (問題導向學習、專案導向學習、翻轉教學、體驗式學習、遊戲式學習、遊戲化學習、合作學習)可能的關係(過去文獻結果,有沒有人用在課堂中)。
   (b)研究問題:找出值得、重要的研究問題。
 
 (3)步驟三How:
    (a)如何在課程中實施(X):解決策略如何融入課程中,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策略。
    (b)如何告知自己的課程設計:採用逆向設計,先思考從教學目標、評量方式、教學方法再擬教學進度表。
 
 (4)步驟4 How Do:研究方法(實驗法、行動研究、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混合法、量化分析、質性分析) 。
 
5.教學方法與策略:思考、分析哪個教學方法適合自己的課堂。
 
6.研究方法:問問自己會想用哪一種方法,為什麼。需要透過循環修正(問題意識、計畫、行動、觀察、反思、再計畫、再行動、再觀察、再反思……),不斷反思。
 
7.研究證據:作品、問卷、考試、訪談、作業、教學反思等。

學生/老師獲益程度與執行成效

【量化】

1.參與人數:28人(校內16;校外12)。

2.活動實行成效:問卷數為21份(採5點量表)。

a.本次活動的受益程度為4.95

b.對活動整體滿意程度為4.95

c.對於講者安排的滿意程度為4.95

   

【教師回饋意見】

1.孟玉老師果然是Pro級講者,從她設計的一連串教學活動,到教學實踐九宮格,循序漸進帶領老師們掌握撰寫計畫秘訣,真的收穫滿滿,謝謝孟玉老師!

2.謝謝安排鄭老師進行一天的工作坊。很有幫助,絶對值得參加!

3.學校未來能否於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截止日1、2個月前,請有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經驗的學者/老師來1對1指導校內當年度想申請計畫老師的計畫書草稿?

4.鄭老師的活潑生動教學,促進學員互動及問題思考,值得學習。

5.鄭老師清楚的指出教學問題意識才是最重要的目標,明確的方法說明,才能檢視計畫的可行性。

6.今日是一門有趣的研習課程,從反覆操作的過程中,可以更清楚瞭解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邏輯和程序,尤其是針對課堂中的問題蒐集,可以協助我更仔細思考哪個狀況是更緊急、重要且優先在可行方法下加以改善,而非像之前一次解決所有狀況,而把課程內容和教學策略設計的過度複雜和繁重,亦可能未來再繼續延伸教學計畫,最後感謝主辦單位和鄭老師今日無私的分享。

7.非常感謝鄭老師無私的分享,也很感謝主辦單位用心地舉辦此次活動。對於教學實踐研究經過此次活動有進一步了解,對於研究方法及成效驗收也更了解。

8.從自身的教學中看到問題,再看其他人和文獻如何解決類似問題,進而想自己想要如何解決,並清楚寫出如何蒐集資料、用何教學法,又如何評量自選的教學方式是否有效。

9.本次活動讓我了解實踐計畫是以研究、提出某一個計劃進而改善目前自己某個課程的教學成效,不是為了做實驗而做實驗,應思考如何設計一個介入(計畫),讓自己的課程成效變好。有了這次的學習,讓自己可以去修改過去被退回的計畫。

10.學習到撰寫計畫的步驟以及教學實踐計畫的重點,特別是我們要解決課堂上學習的問題是什麼?要達成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採取哪一種教學策略來達成學習目標,最後如何證明學習成效。

11.從課堂具體活動安排到問題意識提出,乃至結合各種理論,本日課程詳實且實用。倘能與課前收集每位參與者問題(如老師任職學校提供教學實踐未通過檢查),或可讓參與者了解可改善之處。

12.了解教學實踐研究與專題研究的不同在於「改變」、「找脈絡」。當學生沒有學習動機,我們就激發其學習動機,且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保留。

13.面對將來通過教學實踐計畫更具信心、創意與方法。與時俱進、務實的觀察問題,進而提出解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而且可反饋成長式的教學方法。

14.教學實踐九宮格法非常有助於計畫的發想、框架、設計和完整性。

15.知道課堂上,應該要設計活動讓學生動,但今天終於體驗到活動可以如何設計。鄭老師有很多秘密武器,都可以取代我目前的活動道具,更方便、更便宜、更吸睛、更有用。鄭老師很簡潔的用X、Y說明教學策略、學習成效及各種評估方法,不管我提不提計畫,都實際有用。

 

【根據活動績效之自我檢討,研提爾後辦理之改善方向】

活動當天因行程有所調整,而飯店有其他活動進行,導致最後餐盒發放不利,這部分之後若有類似狀況,得要和飯店溝通好。

返回上一頁返回上一頁

聯絡資訊

地址:262-47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電話:03-9871000

信箱:tep_office@mail.fgu.edu.tw

佛光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版權所有 │ 網頁設計:傑立資訊
建議使用瀏覽器 IE 8.0 或以上版本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或以上